山西最近的天就像孩兒臉,高溫剛走暴雨又來。5月21日到22日這場雨,全省超九成站點都落了水。
天鎮縣新平堡村86.6毫米降水量,成了這次降雨的“冠軍”。
鹽湖鳳凰谷一小時下了38.7毫米,雨急得跟倒水似的。
為啥有的地方雨特別大?
大氣環流搭好了“降雨舞臺”。副熱帶高壓和西南急流,把水汽不斷往山西中南部送。
呂梁山、太行山這些山,讓雨水碰到就“加碼”,越下越急。對咱種地的來說,雨下好了是“救命水”,能潤苗緩旱情。
可雨要是瘋了似的下,山洪滑坡跟著來,莊稼地都保不住。
就像2022年呂梁那場特大暴雨,沖毀了不少農田和工地?,F在地里積水的鄉親們,可得趕緊去挖溝排水,別等水泡壞了苗。山區的地要留意邊坡,萬一滑坡可不得了,人比莊稼更重要。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的法子,其實挺管用。
不過咱也得學新招,比如提前看氣象預報,給大棚加固拉繩。
小麥快到后期了,雨多容易生病,得抓緊噴藥防著點。春播的玉米、豆子剛出苗,澇了要松土,旱了還得澆水,難伺候著呢。有人可能犯愁,這么多變的天,到底啥時候該干啥活?
老輩人說“種地跟著節氣走”,可現在極端天氣多,得靈活調。
比如播種別死等清明,看連續幾天溫度穩了再下種更保險。我個人覺得,咱種地的得多攢幾手應對天氣的招兒,別光靠老經驗。
這次暴雨后,該補肥的補肥,該改種的改種,千萬別拖延。村里要是有農技站,趕緊去問問,人家給的法子更對癥。還有個關鍵沒說,不同作物抗澇性不一樣,得摸清自家地里種的“脾氣”。
眼下最緊要的,是趁天晴去地里轉轉,看看苗情到底啥樣了。
記住,天氣再難琢磨,咱提前準備,總比事后嘆氣強。莊稼收成看天時,更靠咱勤快,早動手才能少受災。趕緊行動起來,別讓這場雨壞了整年的收成指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