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前后的雨本是“金豆子”,可今年南方雨勢太瘋癲。廣西老李望著泡在水里的秧苗直嘆氣,剛插三天的秧苗開始漂根。“清明浸種,谷雨下秧”,老輩人傳的農時口訣,抵不過連天暴雨猛灌。
田里積水沒過秧心,再泡下去新根長不出,返青期至少推遲半個月。農技站老王冒雨到田頭,扒開泥一看,根須已經開始發黃腐爛。
“趕緊排水!田里留一寸水就行,別舍不得放”,老王扯開嗓子喊??衫侠罘鸽y,自家地勢低,排水溝早被淤泥堵死,抽水機又壞了。
這時候才知道,播種前挖好排水溝多重要,可多少人總嫌麻煩省那點工。北邊的玉米地也沒省心,河北老張盯著天氣預報直皺眉。小滿過后該追肥了,可接下來一周都是35℃高溫天。
“高溫天施肥燒根吶”,老張想起去年鄰居貪早施肥,玉米苗蔫了半茬。農技專家說,要趕在清晨五點前施肥,澆完水趕緊覆層薄秸稈。
南方種大棚蔬菜的更揪心,連續陰雨讓棚里濕度飆到90%。白粉病、霜霉病像商量好的,一夜之間爬上了黃瓜藤。有經驗的菜農早就在棚腳撒了草木灰,現在又忙著打殺菌藥。
“土辦法能防個七分,剩下三分還得靠科學管理”,菜農陳大姐說。東北的大豆剛出苗,夜里氣溫突然降到5℃,老趙急得睡不著。“倒春寒來偷苗”,他趕緊帶著人去地里鋪地膜,幸虧動手快。
要是等苗子凍蔫了再救,就算活過來也得減產兩成。
都說“靠天吃飯”,可老天的脾氣越來越琢磨不透。去年臺風過境,廣東老王家的香蕉樹倒了一片,損失十幾萬。
今年他提前用竹竿加固,每棵樹綁三根支撐,心里才踏實些。天氣預報說明后天還有強對流天氣,各村的應急物資該清點了。
鎮上的農技推廣站這幾天電話打爆,全是問防災辦法的農戶。
“別慌!不同作物有不同對策,咱們逐個來”,站長嗓子都啞了。我個人覺得,咱農民既要信老輩的經驗,更要緊跟新的氣象技術。
手機里的氣象APP每天看三遍,比蹲在村口看云識天更準當。可還有個問題,偏遠山區信號不好,收不到實時預警咋辦?
這時候村里的大喇叭就派上用場,可有些地方喇叭早成了擺設。
真希望每個村都能把應急預警體系建起來,別讓天氣打個措手不及。眼下最要緊的是,趕緊趁著停雨間隙搶排積水、補施葉面肥。
大棚戶檢查支架是否牢固,露天作物抓緊噴施防蟲藥劑。
拿不準的趕緊聯系當地農業部門,他們有最新的應對方案。
記住,防災減災就怕拖延,早動手一天,損失少一成。明天一早,該排水的排水,該加固的加固,別等下雨才慌神。要是實在忙不過來,村里的互助小組趕緊組起來,眾人拾柴火焰高。
農業這行,永遠和天氣較勁,但咱有辦法讓損失降到最低。只要咱把老經驗和新技術結合好,再難的年景也能挺過去。最后說一句,關注咱網易號,每天更新最新天氣和農事指南。
記住,咱農民的日子,就是在和天斗地斗中,闖出一條穩當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