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早起明顯覺著涼氣鉆衣領子,氣象站早發了藍色預警。華北平原這會兒正是小麥拔節關鍵時候,稈子躥高全靠這20天。低溫剛冒頭,村東頭李大爺就蹲地頭嘆氣,去年倒春寒讓他家麥穗少三成。
都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這兩年老天爺像喝多了酒,節氣規律全打亂。半夜霜花壓葉尖,嫩葉打卷兒像被抽了筋骨,種地人最見不得這景象。鎮農技站老王昨天挨家挨戶敲門,手里攥著打印的防寒手冊直跺腳。
傳統法子是熏煙防霜,村口老張頭早把碎秸稈堆成小山,就等霜來點火。可現在都說環保不讓隨便燒,年輕人嘀咕著要不要買防霜機,價格卻像座大山橫眼前。我個人覺得,老輩傳下的土辦法好比夜路的燈籠,新科技就是電池,倆都得有才能走穩當。
河南那邊傳來消息,提前噴了防凍液的麥田,苗子看著就是精神,稈子硬挺挺的。咱這兒供銷社今早運來一批草木灰,老王說撒在根部能提地溫,比往年早到半個月。大棚育苗的農戶更得留神,早晚得把棉被多蓋兩層,別讓秧苗凍得打哆嗦。
村西頭老李頭不服老,非要按老規矩澆水抗寒,兒子急得直拍大腿,說地溫一降苗子更遭罪。
這時候最忌慌神,農技站電話24小時開通,不懂就問比悶頭瞎干強百倍。去年鄰村有戶人家,霜前三天就追了磷鉀肥,苗子抗寒勁兒明顯足,穗子結得密匝匝。
咱種地人跟天斗了千百年,既要信老經驗里的智慧,也得聽科學的話。
現在當務之急就三件事:趕緊清溝排水、抓緊葉面噴肥、霜凍前夜熏煙準備。有人發愁買設備貴,其實幾家合伙租一臺最劃算,村里可以牽頭張羅這事。
看著地里蔫巴巴的麥苗,心里比吃了生柿子還澀,可干著急沒用,得趕緊動起來。天氣預報說后半夜還有霜凍,這會兒秸稈堆得夠不夠?防凍液噴到第幾塊地了?
別忘了,麥子這會兒就像長身體的娃娃,多上心一天,秋天糧倉就多囤一斗糧。
老輩人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話到啥時候都不過時。行動清單記好了:明早先去供銷社領防凍物資,中午前聯系農技員看苗情,天黑前完成頭遍噴肥。
關注咱們網易號,后續還有更多應季農事技巧,幫你把地種得明明白白。
只要咱把土辦法和新科技擰成一股繩,任他倒春寒多厲害,咱也能護住田里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