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志最近發文,對美國的隱身技術面臨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為美國進入了這樣一個時代:投入的預算已經達到上萬億美元都技術,卻存在輸給先進競爭者的風險。在隱身技術方面,中俄已經破壞了美國的主導權。
長期以來美國擁有毋容置疑的空中優勢,可以在任何時間、從地球任何地點對任何目標實施打擊。其中,隱身能力是美國空中實力的基石,這讓美國的敵人夜不能寐。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五角大樓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先進的隱身戰機摧毀敵人。但是,當華盛頓沉浸在自己的輝煌戰績時,美國的對手卻在亡羊補牢。中俄努力探索與空中隱身目標的對抗方式。
1999年在南聯盟上空美國首架隱身戰機被擊落。3月27日,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隱身戰機美空軍的F-117“夜鷹”隱身轟炸機執行轟炸塞爾維亞目標的任務。一般認為,雷達無法發現它。但塞爾維亞一位善于思考的地空導彈連指揮員,配備前蘇聯的武器,想出了天才的方式,識別并擊落了似乎“不可戰勝”的隱身飛機。1999年3月27日夜,美國的F-117不得不在沒有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掩護下飛行,而這對于壓制敵人的防空極為重要。借助它們,F-117毫無阻礙、悄悄飛越敵人的航空空間。沒有“徘徊者”的伴隨,塞爾維亞人擊落美國隱身戰機的機會大增。
塞爾維亞用幾種型號的雷達發現和跟蹤敵人的飛機。P-18“捷列克”早期預警雷達在高頻段工作,這一雷達能在半徑370千米內發現飛機。當F-117飛行員打開彈艙準備投彈時,隱蔽性下降,瞬間被發現。如果將P-18設置于最低的頻率,就能夠在距離25千米處鎖定F-117。然后使用俄羅斯S-125M“涅瓦”防空導彈系統的制導雷達用于精確跟蹤。塞軍向F-117發射了兩枚導彈,將其擊落。
中俄高度關注這一戰例。三十年過去了,北京和莫斯科比1999年的塞爾維亞走得更遠。西方媒體通報,由于與伊朗、俄羅斯關系良好,胡塞武裝擁有先進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這個月初,險些在也門上空擊落F-35。事件的細節沒有披露,但似乎胡塞武裝采用了1999年塞爾維亞人的戰法。美軍在也門發起“狂野騎士”行動,面對也門并不太先進的防空系統,F-35暴露了許多弱點。
總結與美軍隱身裝備對抗的經驗,俄羅斯發現,可以使用超短波雷達對付F-35“閃電II”。高頻雷達的工作頻率是30-300兆赫,波長1-10米。使用這些頻率時,雷達波長接近于飛機的尺寸,出現諧振現象,目標回波信號增強。因此,“諧振”系統雷達,可以不間斷跟蹤F-35和B-2“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
中國研制了更先進的系統JY-27A。這是一種綜合分布式系統,其中超短波雷達發揮關鍵作用。與俄羅斯不同的是,中國使用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電掃描超短波系統,可以在更遠的距離發現隱身飛機。據說中國還在南海的人工島礁上建立脈沖合成孔徑雷達SIAR系統,使用超短波合成脈沖,讓美國戰機在中空的隱蔽性蕩然無存。擴展的綜合探測網,使中國可以遠距離看到接近的美國隱身飛機。
對隱身目標探測技術的不斷完善,美國的隱身優勢時代近乎終結。美國如何應對?暫時不得而知。美國花在隱身技術上的預算已經達到上萬億美元,卻存在落后于先進對手的風險,也門上空的F-35事件只是最近的警鐘。
破除了美國的隱身技術優勢,擊敗美國不是沒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