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15年班主任,每年幫100個孩子填志愿,今天說說家長問瘋了的“一校雙志愿”真相
還記得去年高考后填志愿的時候,家長群里跳出一條消息:“李老師,我們家小寶一??剂?80分,第一志愿填重點班,第二志愿填普通班行不行?”
手機屏幕的光映在陽臺晾著的校服上,我突然想起去年填志愿的這時候,小雨媽媽凌晨三點給我發的59秒語音——那個聲音里的焦慮,和此刻群里不斷彈出的問號一模一樣。
1. 志愿表上的“小心機”,藏著多少家庭的輾轉難眠
上周五放學,小昊爸爸特意等在辦公室。這個平時西裝革履的金融精英,攥著皺巴巴的志愿草稿紙,指著某985大學問:“能不能在提前批填個冷門專業,普通批再沖熱門專業?”他袖口沾著咖啡漬,顯然已經跑了好幾個機構。
這樣的場景我太熟悉了。每年填高考志愿的時候,總有一群家長突然變成“戰術大師”:有的想把同一所學校拆成兩個批次填報,有的在同一個批次里反復填寫不同專業,甚至有人研究出“沖-穩-保-墊-托”五層防御體系。但教育局電腦錄取時,看到的從來不是家長熬夜畫的關系圖,而是冷冰冰的投檔規則。
2. 那些年我們走過的彎路
2019屆的小林讓我至今心痛。這個癡迷天文的男孩,非某頂尖高校不讀。家長聽信“填兩次增加概率”,在本科一批和提前批都填了該校。
結果提前批被調劑到冷門專業,眼睜睜看著一批次錄取線比自己高考分低3分——如果當時空出提前批名額,他本可以在一批次圓夢。
更揪心的是去年小雯的經歷。她在本科一批次同時填報某大學兩個專業組,以為能像網購湊滿減一樣“保底”。
結果第一專業組差2分落榜,第二專業組因系統判定“志愿級差”直接滑檔。小姑娘查到錄取結果時,正在參加畢業旅行,洱海的風混著眼淚流進嘴里都是苦的。
3. 揭開“平行志愿”的神秘面紗
現在請大家跟我做個實驗:
找張白紙畫三個盒子,分別標A/B/C,每個盒子能裝10個乒乓球?,F在有30個寫著你名字的乒乓球(代表你的30個志愿),按你寫的順序從第一顆開始投遞。
第一顆球投進A盒(第一志愿),如果盒里還有空位就占住
如果A盒滿了,馬上帶著第二顆球去B盒(第二志愿)
一旦某顆球成功進盒,后面所有球自動作廢
這就是真實的“平行志愿”投檔規則。系統根本不會看你把某所學校寫在第1還是第2志愿,它只關心你的分數能不能擠進當前批次的某個志愿坑位。去年有家長在二批次重復填寫同一所學校,結果白白浪費了15個志愿機會。
4. 真正聰明的家長都在做什么
今年四月,我帶學生去浙大研學時遇到2018屆的楊陽。這個當年踩著錄取線進生物工程專業的女孩,如今已是植物基因編輯實驗室最年輕的助研。她悄悄告訴我:“當年我媽逼我把六個志愿全填醫學院,我在第五志愿偷偷寫了現在的專業。”
這讓我想起《小王子》里的話:“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急著找木頭,而是先激起人們對大海的渴望。”填報志愿時,比研究“能不能填兩次”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看見星辰大海的模樣。
上個月家訪時,小杰媽媽的做法讓我眼前一亮。她把孩子三年來在某站收藏的200個科普視頻做成詞云圖,發現“航天”“新材料”“智能駕駛”是高頻詞?,F在全家每周去科技館當志愿者,孩子自己整理了心儀大學的實驗室開放日信息。
5. 送給2024屆家庭的三個錦囊
錦囊一:把“沖穩保”變成“探錨拓”
探:用2-3個志愿探索興趣邊界(例如喜歡生物的可以試試生物醫學工程)
錨:用4-5個志愿鎖定核心領域(結合三年成績波動區間)
拓:留1-2個志愿給意想不到的可能(去年有學生被古文字學錄取后愛上甲骨文大數據)
錦囊二:準備三個版本的“人生劇本”
理想版:超常發揮時怎么選(不是盲目沖名校,而是選匹配特長的專業)
現實版:正常發揮時怎么選(參考近三年錄取位次,不是分數線)
應急版:發揮失常時怎么選(提前了解優質二本院校的王牌專業)
錦囊三:給志愿表留條“密道”
去年我給學生設計的“復活通道”讓7個孩子絕處逢生:在??婆翁顖竽潮究圃盒5穆摵吓囵B專業(畢業證完全相同),結果他們比本科線低30分上了心儀大學。這種信息往往藏在招生簡章第18頁的附件里。
尾聲:志愿填的是選擇,種的是人生
此刻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或許正在陽臺來回踱步,手機里開著五個志愿咨詢網頁。請抬頭看看孩子的房間,那里貼著的科比海報、沒拼完的樂高、折角的《三體》,才是最好的志愿指南。
十年前有個男孩執意填報服裝設計專業,他爸爸連夜從工地趕來學校拍桌子。今年春節我收到他從米蘭寄來的明信片,背面寫著:“當年您說‘針腳里有星辰’,現在我終于看見了?!?/p>
教育的奇妙之處就在于:當我們放下對“同一所學校能否填兩次”的糾結,真正看見孩子的熱愛,那些精心計算的志愿排序,終會在時光里長成意想不到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