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5月2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班“最后一課”在廣東省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班主任沒有講大道理,而是將一盒“反詐”的定制桌游送到每位學生手中。
學生四人一組玩起反詐桌游。受訪者供圖
這款“求職反詐版”桌游,是班主任郭春香與58同城反詐團隊聯合打磨近三周完成的“畢業禮”。它圍繞學生畢業后可能遇到的求職陷阱、租房套路、理財風險、感情詐騙,設置了50個真實社會情境,以及15個典型詐騙陷阱,打造出一場畢業前的反詐實戰。郭春香說,“我希望他們在游戲里踩一次‘坑’,現實中就能避開一次套路。”
別開生面的畢業班“最后一課”。受訪者供圖
桌游開局,每位學生從“走向職場”出發,轉動命運轉盤前行,在不同節點抽取“行動卡”“投資卡”“房產卡”“職業卡”。60名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圍桌而坐,依次扮演“裝配機器人調試員”“廠二代創業者”“兒童陪伴師”等角色。郭春香說,他們設計了15個職業、50個真實事件、15張陷阱卡,還有12個投資和房產項目,并在每張卡牌背后都印上了防騙標語。
郭春香坦言,畢業班的學生大多在十七八歲,正值人生第一份工作、第一次租房、第一筆工資……“這些人生的‘第一次’,往往也是被騙的高發時刻。他們對一切充滿好奇,也容易沖動。所以我想,能不能讓他們在畢業前模擬一次‘真實踩坑’?”
學生在不同節點抽取“行動卡”“投資卡”“房產卡”“職業卡”。受訪者供圖
廣東省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校相關負責人強調,反詐不應停留在墻上的口號,而應真正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內心。在課上,不少學生意識到,詐騙陷阱往往藏在工作、租房、交友等日常生活場景中,不易察覺。游戲中的每一次“踩坑”,都是現實中可能遇到的騙局縮影。只有看清套路、保持警覺,才能守住安全底線,走穩人生第一步。
畢業前的反詐實戰課堂。受訪者供圖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