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買藍莓得掰著手指頭數顆數,現在超市里直接論斤裝 —— 年輕人突然發現,曾經高攀不起的 "水果貴族",就這么跌下神壇了。
社交平臺上全是曬藍莓自由的帖子,有人開玩笑說:"以前是錢包配不上藍莓,現在是藍莓配不上我的購物車。"
01
這些年外國水果割韭菜的套路,咱可太熟了。藍莓靠 "護眼抗衰" 營銷成 "水果皇后",牛油果頂著 "森林奶油" 頭銜盯上健身黨,車厘子包機直飛搞起 "貴族運輸",泰國榴蓮更絕,一年 6 萬噸產量拆成 12 個月賣,生生把運費炒成水果價。
最有意思的是 "曬圖經濟",有人為了朋友圈好看,省吃儉用買高價牛油果,企業采購單上沒點進口水果,都覺得沒面子。說白了,以前吃的不是水果,是社交貨幣。
02
外國拿種苗封鎖搞技術霸權?中國農業直接開掛。泰國不讓賣貓山王種苗?海南建種質資源庫,把東南亞榴蓮基因拆開重組,培育出 "國產改良版",主打一個 "樹上熟"—— 果子在樹上自然成熟,比進口的 "路上熟" 甜多了。
藍莓更猛,從以前靠進口到現在年產量近 90 萬噸,全球第一大生產國,直接把價格砸下來。供應鏈也跟著改,拼多多產地直發,云南藍莓 48 小時到上海,價格砍半,中間商賺差價的路子徹底斷了。
03
不過降價也帶來新問題。陽光玫瑰甜度過不去,從 20% 跌到 15%;藍莓口感變淡,像在吃淡水漿果。部分果農為趕工期用催產劑,榴蓮品質受影響。
外國呢,改走高端路線,泰國死守 18mm + 大果藍莓,智利專產 3J 級車厘子,避開價格戰。直播帶貨還老翻車,商家吹 25mm 大藍莓,到手全是 14mm 小果,還發霉,消費者信任度受影響。品質管控,咱還得加把勁。
04
現在這劇情越來越魔幻了。智利開始進口中國藍莓,日本果農看著中國游客花 350 元買西瓜的視頻直發呆,可在國內,西瓜幾毛錢一斤隨便挑 —— 這得感謝 "西瓜女王" 吳明珠。陽光玫瑰從 300 元一斤跌到 10 元 3 斤,紅富士 3 元一斤,曾經的 "貴族" 全成了平價水果。中國農業用技術和規模說話,管你什么 "水果皇后",到咱這兒都得按斤賣。
說到底,這波水果降價,就是中國農業從靠天吃飯到科技種地的翻身仗。外國靠營銷講故事,咱靠技術和供應鏈打硬仗。在這片土地上,沒有打不下來的價格,只有不想種的 "貴族"—— 畢竟,能在沙漠種西瓜的民族,還有啥水果自由實現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