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又喊合作,又喊對話的背景下,近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卻在一天之內會見了2位客人。上午與巴基斯坦外長達爾互稱“鐵桿朋友”,下午同美國亞洲協會會長康京和談“良性互動”。總之,都不是跟特朗普。而值得一提的是,王毅與康京和的會談透露出了中方應對策略的清晰脈絡。會談中,所謂的“良性互動-正確相處-合作共贏”三步走方案,其實是變相的在給美國政府劃出戰略紅線,即在亞太地區,中國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科技圍堵。在全球層面,兩國也必須重構權力分配機制。別忘了,即便美國現下仍然是全球第一大國,但這些年來,伴隨著中國在各領域的迅速發展,中國手里不是沒有反制美國的“王牌”。比如稀土,比如這次與達爾的會談。
據悉,中巴經濟走廊赫維利燃煤電站已經提前三個月完成年度發電目標。這個采用中國標準建設的項目,發電效率比印度同類設施足足高出了27%。這種實打實的合作成果,對美國而言,怎么不算是一個重創?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在無形之中破解了美國圍堵的核心密碼,用發展中國家最需要的基建和產能,構建去美元化的合作網絡。當然,中國并非是不愿意跟美國友好相處,而是特朗普政府明顯是沒有打算跟我們握手言和。目前,貿易戰雖然是暫時告一段落,但究其原因,不過是特朗普政府想要一點時間緩緩,等緩過來了,照樣對把“槍口”對準中國。
這不,距離關稅暫緩期結束僅剩80天,特朗普就已經露出了馬腳。嘴上說著跟中國合作,手卻伸向了中國的芯片、稀土和外交陣地。特朗普顯然是在一邊要好處,一邊下狠手。根據特朗普政府廢除拜登時代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改成更加嚴格的新版本這一事件來說,美國表面上雖然說此舉是為了防止技術流向“敵對國家”,但其實這種新的規則直接打擊了中國在人工智能和半導體領域的研發與進步。尤其是華為,再次成為靶子。華為的昇騰被列為“禁用對象”,芯片未來,任何企業使用這些芯片都將面臨法律制裁。這不是想從源頭上扼殺中國的科技競爭力,是什么?
所以,也難怪中方沒有理會特朗普尋求對話的喊話,可見是很清楚他的這點小心思。于是,面對芯片封鎖,王毅外長直接把話說破,用“單邊霸凌”四個字宣告美國,也宣告全世界:中國不會再忍氣吞聲。在此后的80天,中美雙方對弈可能出現三種走向:特朗普在軍工集團壓力下解除部分關稅,中美雙方重新回到談判桌;中美維持現狀至緩沖期結束,形成“斗而不破”的僵局;美方冒險升級金融戰,但中國持有的7850億美元美債以及稀土籌碼,將會使其這種冒險變成政治自殺。總而言之,這一次,中國不會退,不好再容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