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滁州經開區始終將安全生產作為生命線,以“貼近實際、創新驅動、精準服務”為導向,通過“關鍵人帶動、專業化賦能、聯盟化協同”的立體化宣傳模式,實現企業安全管理從“被動應付”到“主動防控”的深度轉變,為區域經濟發展筑牢安全基石。
靶向聚焦“關鍵群體”,壓實責任鏈激活“頭雁效應”
滁州經開區將企業主要負責人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春節、重大活動等關鍵節點精準發送3000余條安全提示短信和事故警示信息,以“滴灌式”教育強化責任意識。同時,創新成立金屬冶煉、粉塵涉爆等6大安全生產互助管理聯盟,覆蓋85家企業,通過盟主單位“領銜”開展互查互助、經驗共享,形成“先進帶后進、強企帶弱企”的良性互動格局,讓安全管理從“單打獨斗”邁向“協同共治”。
針對安全技術薄弱環節,經開區整合36名注冊安全工程師、消防師等專業力量,組建“專家服務團”,為企業提供“一對一”風險評估、隱患排查等技術幫扶。隆基樂葉“叉車防碰撞系統”、博西華“雙重預防信息化平臺”等標桿案例通過現場觀摩會、經驗分享會等形式廣泛推廣,讓“典型經驗”轉化為“普遍能力”,培育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安全管理“樣板間”。
創新培訓模式,打造實戰化安全能力“充電站”
“白天忙生產,夜晚學安全”——滁州經開區針對企業工學矛盾,開設“安全夜校”,聚焦出租廠房、危化品使用等重點領域,截至目前,已舉辦10余期專題培訓,覆蓋500余名安全管理人員。課程設置緊扣行業痛點,不僅包含法規解讀、應急處置等“必修課”,更針對新能源儲能安全等新興領域增設VR模擬演練、事故情景復盤等互動模塊,讓培訓從“紙上談兵”變為“實地練兵”。
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定制化”服務,構建“專家檢查—企業整改—復查驗收”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隱患整改率達95%以上。這種“專業力量+市場機制”的模式,如同為企業配備“安全管家”,精準破解中小企業安全管理“缺人才、缺技術”的難題。
深化協同共治,編織全域化安全管理“一張網”
在互助共享平臺建設中,經開區推動聯盟企業“互查互學”,通過交叉檢查實現“查隱患”與“學經驗”雙提升。針對企業差異化需求,實施“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小微企業側重基礎規范培訓,大型企業聚焦智能化升級,形成“大企業‘領跑’、中小企業‘跟跑’”的全域提升格局。此外,通過政策激勵對安全管理突出企業給予優先評優、減少檢查頻次等“政策紅包”,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從“要我安全”轉向“我要安全”。
當前,經開區正謀劃進一步擴大互助聯盟覆蓋面,讓更多中小微企業納入“安全朋友圈”。 推行企業內部隱患報告獎勵和內部隱患自查自糾報告等制度,企業指定1名領導班子成員牽頭,組織安全管理機構、企業工會、從業人員代表及注冊安全工程師等專業力量,成立“企業內部安全檢查組”。
從關鍵少數的責任壓實到全員參與的能力提升,從傳統手段到數字賦能,經開區的安全宣傳實踐印證了一個樸素真理:安全是發展的底色,精準是破題的關鍵。隨著“立體化宣傳+協同化治理”的持續深化,這片發展熱土正以安全之基托舉高質量發展之路,讓安全意識真正融入企業血脈,成為區域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魏紅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