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徐蘭青5月27日報道:在跳動的豬心模型上完成吻合的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技術突破的力量!”來自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李文鵬難掩興奮,這是他參與上海醫大醫院“微創冠狀動脈外科學習班”后的感受。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呈井噴式增長,年輕化趨勢尤為嚴峻。權威數據顯示,我國35歲以下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正以每年約2%的速度攀升。熬夜加班、高鹽高脂飲食、久坐少動……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正悄然成為年輕人心臟健康的“隱形殺手”。在此背景下,創傷小、恢復快的微創冠狀動脈外科技術,成為守護生命的關鍵防線。
如何讓這項“救命技術”惠及更多患者?近日,上海醫大醫院給出了答案——通過系統化培訓,為基層醫療注入“微創力量”。學習班期間,“上海醫大醫院仿生模擬冠脈搭橋培訓基地”等同步揭牌,標志著我國心血管外科在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當越來越多年輕患者走進手術室,我們不僅要治病,更要讓他們重獲高質量生活。微創技術的迭代,正是為了回應這一迫切需求。”學習班開幕式上,萬峰教授以《微創冠脈搭橋手術的臨床進展》為題,結合不同年齡段重癥患者的真實案例展開授課。從理論課堂到實操現場,學習班處處彰顯“實戰導向”。
“這次學習徹底顛覆了我對微創冠脈手術的認知,讓我近距離接觸到了最前沿的醫療技術與理念!”河南省南陽市南石醫院蔣成功感慨說。
“本次‘微創冠狀動脈外科學習班’的舉辦,不僅是我們響應學科發展趨勢、提升醫療技能的重要舉措,更是我們共同促進冠狀動脈外科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仿生模擬培訓操作環境、離體豬心動物實驗模型等創新教學手段,我們致力于為學員們搭建一個高水平、國際化的學習交流平臺。”上海醫大醫院院長劉春龍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