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值枇杷大量上市的時節,作為當下備受青睞的當季水果,枇杷憑借其鮮甜多汁的口感,贏得了不少人的喜愛。而且,它還具有化痰止咳、清解胃熱、降逆胃氣等功效,著實深受廣大市民的追捧。
不過,枇杷雖美味,可那滑溜溜的果核卻暗藏風險。要是一不留神,就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這不,71歲的趙大爺(化名)就因為誤吞了一枚小小的枇杷果核,住進了ICU。
吃枇杷時,趙大爺大笑不慎將核吸入氣管,不停咳嗽。他回家找老伴,用喝水、服藥等“土辦法”無果,咳嗽加重還咳出血絲。老兩口急赴醫院,檢查發現枇杷核卡在左肺支氣管口,位置深且隨呼吸移動。經手術,核被取出,趙大爺ICU觀察1天后轉普通病房。
這種常見水果,不僅潤肺止咳還渾身是寶
枇杷是當季常見水果,營養價值豐富。依據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指引,每日建議攝入200 - 350克新鮮水果。以中等大小的枇杷為例,這一攝入量大致相當于4到7個枇杷。大家不妨每天吃上2 - 3個枇杷,同時再搭配食用其他種類的水果,如此能讓營養攝入更為均衡。
1.果肉潤肺止咳
枇杷果肉鮮嫩多汁,具有顯著的潤肺止咳功效。它含有苦杏仁苷,這種物質在體內能水解產生氫氰酸,有輕微止咳作用。
同時,枇杷富含維生素C和多種礦物質,能增強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減少外界刺激對呼吸道的損傷,緩解因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咽干等癥狀。
2.果核藥用價值
枇杷核也有藥用價值,不過不能直接食用。它經過炮制后,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氣的功效。在中醫里,常被用于治療疝氣、水腫、瘰疬等病癥。
不過,枇杷核有毒,不能直接食用,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3.葉子可制茶飲
枇杷葉也是一味中藥,可制成枇杷葉茶。它含有熊果酸、齊墩果酸等成分,有清熱、化痰、和胃降氣的作用。用枇杷葉煮水喝,能輔助緩解咳嗽、胃熱嘔吐等不適。
4.全身營養補充
枇杷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族以及多種微量元素,能滿足人體日常營養需求,促進新陳代謝,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
枇杷渾身是寶,但食用時要注意果核安全,同時可充分利用其不同部位,為健康助力。
提醒:吃枇杷時,千萬多留意這幾點!
枇杷鮮甜多汁,營養豐富,但吃的時候也有不少講究,以下這些要點大家可得留意。
1.食用前洗凈去皮
枇杷在生長、采摘和運輸過程中,表面可能會沾染灰塵、農藥殘留以及細菌等有害物質。直接帶皮吃,這些有害物質就可能進入人體,影響健康。
所以,食用前一定要用流動的清水仔細沖洗枇杷,再用水果刀將外皮削去,這樣能減少攝入有害物質的風險。
2.特殊人群適量吃
枇杷含糖量不算低,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可能會使血糖快速上升,不利于病情控制,所以應謹慎食用,若實在想吃,可在血糖控制平穩時少量品嘗,并密切監測血糖變化。
另外,枇杷性涼,脾胃虛寒者食用過多可能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引發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這類人群也要控制食用量。
3.警惕果核誤食
枇杷果核較大且表面光滑,吃的時候如果不小心,很容易誤食。果核一旦進入氣管,會引發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嚴重后果;若卡在消化道,也可能造成梗阻,甚至損傷消化道黏膜。
所以,吃枇杷時要格外小心,避免談笑或分心,防止果核誤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