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孩子不養也不教,一對父母的監護資格被撤銷。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司法守護,5月26日,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法院的“良法守護”農村留守兒童司法守護工作室正式揭牌,并發布相關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通過模擬庭審,讓孩子們感受到法庭的威嚴。 梁平區人民法院供圖
2012年12月22日,梁平的小周(化名)出生。然而,小周的童年卻沒有父母的陪伴,只能與年老病重的祖父相依為命。
十歲時,小周的祖父過世。公安機關多次尋找,均無法與其父母聯系。從此,居無定所的小周吃起了“百家飯”,輾轉寄宿在各個親戚家。因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小周在此期間也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慣。
去年5月,小周被送至村委會,隨村主任生活至今。小周雖有父母,但其父母從未盡到撫養義務,為解決其上學、生活等現實問題,在小周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村委會向梁平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小周父母監護資格,指定村委會為小周的監護人。同時,梁平區人民檢察院作出了《支持起訴書》,支持該村委會提出的訴訟請求。
法院經審理認為,小周父母常年在外,無法聯系,沒有盡到作為監護人應盡的職責,導致其居無定所,身心健康受到較大影響,處于危困狀態。
經詢問,小周愿意確定其所在的村委會為其監護人。為此,法院作出判決:撤銷小周父母的監護資格,指定申請人小周所在的村委會為被申請人小周的監護人。
判決后,梁平區人民法院聯合當地檢察院、公安、司法局、婦聯、民政等有關部門對小周實施物質、心理輔導等綜合救助,共同為孤苦無依、四處飄零的小周筑起一個穩定、溫暖的“家”。
同學們走進梁平區人民法院屏錦人民法庭 梁平區人民法院供圖
梁平區人民法院推出的創意“法治年畫”系列文具 梁平區人民法院供圖
小周是梁平區人民法院成功辦理的多起涉留守兒童案件之一。自2024年以來,梁平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涉留守兒童案件89件,調撤率85.6%,幫助3名留守困境兒童重返校園,為2名特困兒童爭取經濟補助,解決4名兒童無人監護問題,邀請轄區留守兒童1000余人次走進法庭,零距離感受法治文化,轄區涉留守兒童案件持續下降。
上游新聞記者 徐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