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3個工作日就辦好了,還不用跑回山東辦理,真的是省時省力。”近日,在彭水工業園區工作的山東人李某旭說,“今年2月份,因孩子入學需辦理戶口遷移,開始以為還要回山東辦理。窗口民警告訴我可通過公安部‘跨省通辦’政策辦理戶口遷移,無需返回原籍,并幫助我在線上提交材料,協調兩地公安機關完成材料核驗,新戶口本直接就郵寄給我了。”
這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政務服務窗口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全面實施“三化”提升工程的一個縮影。通過實施服務流程標準化、業務辦理智能化、便民措施精細化,通過設立“辦不成事”反映專窗、推行"潮汐窗口"服務模式、開通特殊群體綠色通道等創新舉措,讓群眾在每項業務辦理中真切感受到公安政務服務改革的力度與溫度。
推行“一窗通辦”,打破警種壁壘。縣公安局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套材料共享”,精簡重復證明材料20項,70%事項辦結時限再次壓縮50%,群眾平均等待時間縮短至10分鐘,行政效能實現倍增。同時,創新推行"信用+容缺"辦理模式,對非核心要件缺失的申請,實行先行受理、事后補交,成功為120余名特殊群體、緊急需求群眾辦理容缺業務,辦事環節壓縮30%,讓群眾辦事從"折返跑"變為"單程行"。另外,拓展“線上服務”,依托政務服務平臺,開通“預約預審”“電子證照調用”等功能,實現15項業務“指尖辦”,線上辦件量同比增長45%,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申請,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零跑腿"的數字化轉型。
構建特殊群體關懷體系。縣公安局設立"銀發專窗""助殘驛站",創新“全程導辦、全項代填、全域響應”三全服務模式,構建"民生緊急服務場景分級響應"體系,針對中高考、務工返鄉等高頻緊急需求,創新推出"三優先"服務標準(優先受理、優先審核、優先制證),實行“即來即審、當日辦結”。推行“一張笑臉相迎、一句暖語問候、一次全程導辦、一套便民設備、一份服務指南”窗口服務"五個一"標準,還創新"親情化"服務舉措,提供免費復印、免費茶水等服務。
強化作風監督,構建"智能監察+"立體監管網絡。縣公安局融合"好差評"系統實時評價、現場巡查動態監控、電話回訪等監督手段,收集群眾意見23條,整改8項,整改完成率達100%,建立服務問題"發現-交辦-整改-反饋"閉環機制。同時,緊扣企業、群眾辦事高頻需求開展“靶向式”業務培訓,通過理論教學、實操演練、案例復盤等方式,為窗口服務 “充電蓄能”,全面提升窗口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張潤、楊曉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