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城市
連續三屆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表彰了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石獅市通過復查確認。至此,石獅已連續三屆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大會還表彰了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我市共有13個入榜,新上榜數量超前六屆總和。全國文明家庭實現了零的突破。錦尚鎮是泉州市本屆唯一新增的全國文明鎮。我市本屆獲評全國文明村鎮的分別是:祥芝鎮、靈秀鎮、錦尚鎮、蚶江鎮厝仔村、永寧鎮前埔村、永寧鎮郭坑村、錦尚鎮東店村、蚶江鎮石農村、靈秀鎮靈峰村,共9個鎮、村;獲評全國文明單位的分別是: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石獅市供電公司、石獅市湖濱街道玉湖社區、國家稅務總局石獅市稅務局,共3個單位;蔡鵬澤家庭獲評全國文明家庭。
自2017年底被表彰為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以來
石獅就主動自我加壓,逐步建立完善常態長效的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體制機制,切實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把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愈擦愈亮,更加名副其實。
在全省縣級層面率先設立文明城市創建常設機構,構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多職能組協同工作體系。通過出臺系列文件健全領導推進、掛鉤幫建等十項工作機制,層層壓實創建責任,確保創建工作真正有人抓有人管,持續有效推進。
持續開展十大文明新風行動、十個專項提升整治、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十大工程,做實常態化創建載體,確保創建工作落地見效。
十大文明新風行動2015年3月首次啟動,具體包括“文明出行”行動、“垃圾不落地”行動、“厚養薄葬”行動、“嫁妝莫炫”行動等,以弘揚、引導為主要手段,培育市民價值觀和文明習慣,至今已連續開展10年,真正起到了“成風化人”之效;十個專項提升整治建設2015年底啟動,將諸如物業小區管理差、“停車難”、城市“牛皮癬”、線纜亂牽亂拉等突出問題列為整治重點,攻堅克難、滾動實施,一大批問題陸續得到解決,既為群眾辦了實事,也夯實了創建工作基礎。至今,十個專項提升整治進行了三次動態調整,城市“牛皮癬”、線纜亂牽亂拉等多個突出問題成功“銷號”,退出“問題十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十大工程2017年底啟動,將移風易俗作為核心內容,直指農村地區陳規陋習,尤其是“愛面子、講排場”,紅白事鋪張浪費、炫耀攀比之風,轉變了農村風氣,減輕了群眾負擔。
著眼創建實效,石獅不斷探索常態創建工作機制。2022年起,探索實行文明城市創建項目“獎補”機制。鼓勵基層村(社區)解決好轄區內諸如道路破損、路燈不亮、排水不暢等具體問題。市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對納入“獎補”的創建項目資金補助,有效激活了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自2022年以來,全市已累計實施獎補項目133個,投入資金達801.5萬元。2023年起,全市域試行文明實踐積分制,將群眾踐行文明行為的表現量化為積分,通過積分管理與正面激勵掛鉤方式,引導群眾自覺摒棄陳規陋習,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實踐者。截至2025年4月,全市已有逾8萬市民累計獲得超870萬分文明實踐積分。
與此同時,石獅還建立常態化創建監督保障體系。建立以“文明天氣圖”為核心的石獅市文明創建動態監督平臺,鼓勵市民“隨手拍”,投訴反映身邊的不文明現象、行為。平臺對問題整改實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整改率高達98.96%。組建市民志愿巡訪團,定期開展督導巡訪活動,主動發現問題,推動整改落實。
常態創建
讓石獅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愈擦愈亮
點贊!祝賀石獅!
來源 | 石獅融媒
編輯 | 許勁楠
初審 | 謝 靜
復審 | 李麗寬
終審 | 孫甜甜
講述她故事 凝聚她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