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為功 再接再厲
——江津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系列評論之二
5月23日,欣聞江津區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區”稱號時,整座城市為之歡欣鼓舞。這份凝結著150萬江津人心血的殊榮,既是對過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治理的期許。
“創金牌”不易,“保金牌”更難。全國文明城市“一年一測評、三年一復查”的考核模式,意味著獲得榮譽絕非一勞永逸。但近期出現的一些反彈現象,暴露出文明城市治理的復雜性、艱巨性。要把江津建設成為更高標準的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常態化、長效化推進的工作,貴在持之以恒、貴在久久為功。
下足繡花功夫,讓城市文明底色更亮。文明城市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貴堅定不移、堅持不懈,需發揚“釘釘子”精神和“咬定青山”的韌勁。要立足民生需求,將文明理念融入衣食住行各領域,以“繡花功夫”推進精細化管理——用細心精準整治、以耐心精心設計、靠巧心精誠服務。唯有如此持之以恒,方能推動城市文明水平持續提升。
發動全民參與,讓城市文明幸福接力。文明城市建設需持之以恒,以“幸福接力賽”的理念深耕細作。關鍵在于激發群眾“我們的城市”意識,使其成為建設主體,通過共謀、共管、共享機制,將群眾關切轉化為建設著力點。要聚焦民生痛點,以“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的韌勁,讓群眾切實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唯有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方能使文明之花持久芬芳。
健全長效機制,讓城市文明持續保鮮。文明城市建設是關乎民生的長遠工程,核心在于構建常態長效機制。各部門既要明確分工、各盡其責,又要協同配合、形成合力。要堅持“平常下功夫、日常抓工作、經常解問題”的工作理念,以文明創建為契機,著力補齊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質短板,持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宜居水平,讓文明建設成果真正惠及群眾。
久久為功,再接再厲。文明城市建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點滴小事做起、細微之處發力,不斷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向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水平邁進,奮力建設群眾更滿意的文明城市。
文稿:黃昌懷
攝像:葉宇宇
出像:熊亞利
視頻編輯:郭 旭
編輯:李婉齡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賀寶勝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