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又要甩賣掉48座萬達廣場,昔日的首富王健林到底還要還多少債呢?
根據工商信息,萬達又要出售48座萬達廣場及其相關的項目了,賣給誰呢?
王健林的大佬朋友圈再度出手了,由太盟主導投資,撬動銀行授信。這個太盟是亞洲領先的資管公司,以抄底受困資產而著稱。
此外騰訊、京東也將會參與認購。根據市場消息,交易將會給萬達帶來500億的“大輸血”。如果這個數字是準確的話,那么平均每一座萬達廣場的估價大概是十個億。
而去年賣掉的16座萬達廣場,當時平均估價可是15億的,比今年高出了一半。這恐怕也反映出了商業地產的景氣度還是在下滑,以及出售的急迫性。
根據萬達商業公開的財報,截止到去年的三季度,公司的總負債有接近3000億,有息負債超過1000億。而一年內會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到了400億。但它現在的貨幣資金只有一百多個億。
那這次交易換來的500億恐怕將會大幅度的改善公司的流動性,更加解決了迫在眉睫的這些到期債務。
不過萬達賣掉48座廣場,也不是說他就甩手不管了,只是說把產權轉給別人了,運營還是自己負責的,就相當于是把他自己的一些重資產的業務變成了輕資產的業務。
就好比說你開一家奶茶店,你要自己買門面,自己招人工,盈虧自負,對吧?
但如果你把這個奶茶店的品牌給做大了,你以后就可以直接用別人的門面掛自己的招牌,把你的運營模式復制過去。那你就不用再考慮這些門店人工的成本了,只需要賺取服務費。
其實萬達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提出過這種輕資產的模式,到2019年更是在加速的落實,在2019年之后,新開的萬達廣場大多數都是輕資產。或許王健林早就看到了地產泡沫的退潮,提前轉型,同時拋售各種資產來瘦身。
2017年的時候,萬達就打包了76家酒店和13個文旅項目,作價630個億賣給了融創。這筆交易也被稱為世紀大甩賣。但是雖然已經提前在降低負債,可是盤子實在是太大了,剎不住車。
這種“賣產權、留管理”的模式看似雙贏,實則隱患重重。
首先是品牌價值縮水。核心資產流失,萬達可能淪為“空殼運營商”;其次是運營能力承壓。若管理不善,租金收入下滑將引發連鎖反應(2024年租金已跌12%);最后是資本信任危機。頻繁甩賣加劇市場疑慮,股價和融資成本雙雙承壓。
所以萬達還是被地產大退潮給波及了讓這位昔日的首富倍感壓力,日漸消瘦。即便是走到了今天的這一步,萬達的狀況仍然緊張,但起碼已經看到希望了。
在2019年輕資產提速之前,大概開業這300家的萬達廣場,這里面呢,不知道有多少家是萬達自己持有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萬達還有不少的存貨是可以賣掉的。
更重要的是,現在萬達還是個非常火爆的埃批。根據官網的數據,去年底仍然有513家廣場開業。今年五一假期全國萬達累計的客流量達到1.3億人次,累計的銷售額超過60個億,相當于五一期間每家萬達廣場的平均客流超過25萬人次。
就算王健林的地產賣光了,也不影響外萬達,它已經是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
但對比“許皮帶”等人,老王至少還在“戰斗”。他堅持“不爛尾、不欠薪”,甚至質押個人98%股權換現金流,就憑這一點,大家都還敬老王是條漢子。
還記得可口可樂的前總裁曾經說過,就算可口可樂的工廠被一把火給燒光了,只要可口可樂的這個商標還在,它就很快能夠東山再起。
對于大公司來說,品牌、信用這些無形的資產真是比固定資產更加重要。如果說萬達這次能夠渡過難關的話,恐怕也能讓其他的公司看到,在地產行業,品牌同樣比鋼筋水泥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