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級以及濟南市、青島市、濰坊市深化醫改做法。會上,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廣鋒回答了紅星新聞記者的提問。
▲圖據圖蟲創意
作為省會,濟南市擁有國家、省、市級優質醫療資源,如何統籌構建有序分級診療格局?對此,任廣鋒表示,濟南目前正在著力優化全域醫療資源配置,積極構建與現代化省會城市相適應的優質高效健康服務體系。
一是擴容優質資源并合理布局。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納入市衛生健康發展規劃,在資金、用地、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中醫和神經專科資源實現了提質擴容。以省部屬公立醫院的國家級重點專科為核心,強化上下聯動,組建了心血管、腫瘤、神經等專科聯盟,推動技術標準、檢查檢驗結果互通互認,引導優質資源向下級醫療機構延伸。
二是推動市縣服務提質增效。濟南實施泉城優勢專科能力提升工程,近4年市級財政累計投入1.6億元,支持近百個省級以上的重點專科建設。“心電診斷一張網”實現了15個區縣全覆蓋,自2020年以來采集上傳遠程心電47.73萬人次,救治胸痛患者2.19萬人次。
三是筑牢基層基礎。696個村衛生室全部完成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改造提升,建成71家社區醫院。濟南推行由醫生、護士、公共衛生醫師3人組成的家庭醫生團隊模式,重點覆蓋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群體。通過這些醫療資源的整合,2024年濟南市基層就診率達到52%。
四是強化醫保支付引導基層就診。適當拉開患者在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就醫的報銷比例,新增醫保基金重點向基層傾斜。此外,濟南還對高血壓、糖尿病等36項基礎性疾病實行同城同價支付,落實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引導患者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今年還將繼續探索將更多的基礎病組納入實施范圍。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編輯 包程立 責編 鄧旆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