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地官場又傳出了“喝酒喝死人”的事情。所以近期,網上出現河南實施公職人員24小時禁酒試點的消息。
雖然有媒體報道了,但當地紀委的回應是“不清楚”。
其實普通老百姓真不一定在意公職人員喝不喝酒,或者喝多少酒。人們要求的是你的權力不濫用,你的錢來的正當,你愿意接受群眾監督……至于喝酒還是抽煙,跟我們又有什么關系。普通人真的沒那個屌空去關注這些破事。
順帶說起這個不值一提的小事,還是想奉勸有些人,去關注和解決“真正的問題”,而沒必要把精力放在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上。
利劍常存未出鞘,廟堂偏愛話風騷。
人們又不是傻子,就算真給公職人員禁酒了,有幾個人會叫好?禁掉公職人員喝酒,也遮不住滿是油漬的桌面。況且一頓酒不喝而已,甚至還能晚上喝,偷偷喝,難不成每天上班前還得搞個酒精檢測。
那什么是真正的問題呢?比如這種……
男子郭二娃被羈押期間,從看守所里跑出去,把舉報他的人殺害了。關鍵就這,起初他還只判了18年,并在6年后直接“出去了”……對比如此荒誕的現象,公職人員喝個酒,真不算事。不是嗎?至少,也得先把后面這類荒謬絕倫的情況大部分杜絕后,再去談喝不喝酒的問題。
這就像廁所失火了,卻非要先去把窗簾洗干凈;房子塌了一角,卻開了個會討論墻上的畫掛得正不正——荒誕而可笑。
據紅星記者描述,被這個郭二娃殺害的受害者家屬昨天終于收到法院判決書,一審判了郭二娃死刑,這讓受害者家屬淚灑衣襟,太不容易了。
而縱觀這個“郭二娃”的那些經歷,也真的是堪稱一部充滿了“諷刺”的傳奇故事。至于諷刺的是誰,是什么,大家看了便知。
第一階段,早些年的郭二娃是煤老板,還干過持刀搶劫的事。卻在長達7年后,才因為受到舉報被抓。
第二階段,被抓的郭二娃竟神奇的從看守所脫逃了,并且跑出去后還把舉報人給殺害了。這是不是傳奇故事?他竟然精準的知道是誰舉報了他,并成功從看守所出去“復仇”。我都驚呆了!
第三階段,如此惡性不改的人,到這里再次被抓后,按理說總應該沒有后續了吧?結果,逃獄加殺人,只判了18年,并且在6年后,用一個“保外就醫”的名義,又出去了。繼驚呆后,再次目瞪口呆。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根本不帶裝的。
第四階段,直到又是快10年過去,2020年4月,郭二娃才再次被收監。并在當年6月份,地方法院才發覺“不太合理”,于是對郭二娃再審。
又過了3年,檢察院變更起訴為“郭二娃故意殺人”。
再過2年,也是今年1月份,開庭審理。近期,傳出郭二娃一審死刑的消息。
可笑的是,從郭二娃報復殺害舉報者到現在,已經24年過去了,他都賺的如此盆滿缽滿了,竟然還表示不服,提起上訴!
老郭活得像開了掛,而那些拼死舉報的普通人,卻活得像被拔了網線的NPC。“現實”這盤游戲,誰是玩家,一眼可辨。
雖然報道的評論寥寥無幾,但卻都指向了兩個核心。
第一,這個窮兇極惡之徒,即便現在被制裁,也不能再等同于正義到來。畢竟,人生能有幾個24年?
第二,郭二娃如此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真的只是憑借著運氣、巧合就能做到的嗎?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而那么多答案恐怕大致雷同。
比起擰著酒瓶的手,更該被拷問的,是那些一次次幫郭二娃“擰開綠燈”的手。一個人要翻院子,得有人搭跳板;一個人能越獄,得有人拉閘開門。所謂“奇跡”,往往不是偶然,而是默契。
還是那句簡單的話,有些問題,壓根沒必要大刀闊斧的去改變,因為就算真做到了,也不會有多少意義。
而另外一些真正有意義,需要去改變的現象,卻在被擱置,被裝作看不見。關鍵在于很多年后,你看見了,為時已很晚。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但更重要的是:別在該發光的時候,把燈熄了。
要想老百姓拍手稱贊,別搞花里胡哨的東西,先從“是非分明”四個字做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