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陳甜田 通訊員 吳萌萌
小琦自幼確診重癥肌無力,隨著病情進展,肌肉萎縮逐漸蔓延至呼吸肌。
一年前,他因發展到嚴重呼吸困難接受氣管切開術,從此與呼吸機形影不離。輾轉多家醫院,醫生均告知“終身依賴呼吸機”,家人也默默接受了這一結局。
然而,正值青春的小琦不甘心:“我才20歲,我想自由呼吸,想好好活著!”
絕處逢生慕名而來,點燃希望
經病友推薦,小琦一家來到濱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作為全國首批“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科培訓基地”,這里曾幫助無數呼吸機依賴患者重獲新生。
接診后,濱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李凱述與濱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吳萌萌帶領的呼吸康復團隊迅速行動,聯合神經內科、營養科、心理科、康復科等多學科專家展開MDT會診,為小琦量身定制了“三步走”脫機計劃。
破冰之戰:技術與溫情并重
第一步,重建信心
長期的呼吸機依賴讓小琦對“脫機”充滿恐懼,甚至聽到這個詞便會心悸。心理治療師通過每日疏導,逐步緩解其焦慮;呼吸治療師為他佩戴氣切“說話瓣膜”,當小琦時隔一年再次發出聲音時,病房內一片哽咽?!拔夷苷f話了……我真的還能好起來!”少年的眼中重燃光芒。
第二步,喚醒呼吸肌
針對肌肉萎縮,團隊采用呼吸肌耐力訓練、氣道廓清技術及個性化營養方案。每天,治療師“威逼利誘、循序漸進”帶他耐心進行三球呼吸訓練、膈肌電刺激、OPEP/PEP治療,甚至推著輪椅陪他在走廊“遛彎”鍛煉肺功能。“疼,但我想堅持!”小琦的咬牙堅持,讓團隊動容。
第三步,科學脫機
在嚴密監護下,團隊通過漸進式脫機策略,從每日短暫脫機到逐步延長自主呼吸時間。每一次嘗試,醫護人員24小時值守;每一次進步,全科歡呼鼓舞。
03逆襲時刻:26天,從絕望到新生
歷經26天的鏖戰,一個清晨,陽光灑滿病房。在呼吸康復團隊和家屬的見證下,小琦成功脫離呼吸機,拔除氣切套管。
他深吸一口氣,顫抖著說出:“謝謝……我能自己呼吸了!”這一刻,母親淚流滿面,醫生護士為他歡欣鼓舞,小琦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成為對生命奇跡最好的注解。
專業鑄就奇跡,康復改變人生
濱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作為省內呼吸康復領域的標桿,始終踐行“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模式,針對重癥肌無力、慢阻肺、呼吸機依賴等疾病患者,創新應用多學科協作、精準化評估和個性化康復方案,幫助眾多病人解除了病痛。
團隊累計完成數百例復雜脫機案例,為無數家庭點亮希望。
“若你深陷呼吸之困,我們愿與你雙向奔赴!”這是呼吸康復團隊的承諾。憑借規范化的管理體系、前沿技術和有溫度的護理,他們正書寫更多“不可能”的逆襲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