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3735字,閱讀時長約12分鐘。
千年的窯火,淬煉出景德鎮“瓷都”的金字招牌。
在這座城市,除了陶瓷藝術的光芒閃爍之外,一張醫療名片也正在被擦亮。作為贛東北地區最大的皮膚專科醫院,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景德鎮六院)既有自研藥膏的傳承,又有創新小分子藥物的探索,這些都守護著景德鎮及周邊地市數百萬民眾的皮膚健康,更是有不少外省市的患者慕名而來。
醫學革新的背后,是一群人對于精益求精的恪守。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住院部主任曾水平就是其中一位,每一寸肌膚煥新的背后,都有他傾注的心血。
看似簡單的皮膚病,卻是嚴重地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是心理健康,如何幫助這些患者擺脫痛苦,重歸美好的生活,是曾水平一直以來的堅持。
作者 | 人物君
1
口碑的樹立
在瓷都大道連接昌江大道的交界處,景德鎮六院靜靜屹立著。這座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的專科醫院,服務范圍覆蓋景德鎮全域、上饒鄱陽、婺源、萬年縣以及安徽部分區域,年門診量超10萬人次。
曾水平所在的住院部,50張床位常年滿員運轉。除了醫治常見皮膚病如皮炎濕疹、帶狀皰疹外,他們還承擔著區域內疑難病、重癥和頑固性皮膚病的診療重任。
曾水平直言,口碑是患者愿意來他們這里看病的關鍵,良好的療效成為大家自發的口口相傳,而這些口碑的積累來源于各種細致入微的診療服務。相較于一些皮膚科規模較小的綜合性醫院,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的各科室分工更為細致,有專門的皮膚內科、皮膚外科、中醫皮膚科以及醫學美容、理療科等多個專業。
醫院持續強化硬件設施建設,配備了激光美容儀、光子嫩膚儀、紅藍光理療儀以及針對白癜風等專科疾病引進的 308 準分子激光治療儀等,形成了覆蓋多維度治療需求的設備矩陣。
同時,自制藥品也是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的特色,有復方硝酸咪康唑、復方爐甘石洗劑、皮靈搽劑……談及這些藥物名,曾水平如數家珍,深入講述著這些藥品對應的療效。
▲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住院部主任 曾水平
曾水平介紹,“勤學善問”是住院部的特質,當在醫學理論或實踐中遇到困難時,他們會主動向專業人士請教,在交流中不斷汲取新知識與經驗。秉承著創新思維, 在臨床診療中,住院部敢于突破傳統,大膽應用創新療法、藥物以及各類前沿技術,這樣的勇于探索所取得的顯著療效,是很多患者愿意選擇來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治療的重要原因。
在目前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住院部的科室團隊中,副高級職稱以上的醫生占比40%,基本都有著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這支平均年齡不到40歲的隊伍,以其“年輕化、高活力”的特點,支撐著醫院的高質量診療不斷向前發展。
通過每天的查房,曾水平團隊密切觀察著患者病情,精確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深入剖析每位個體治療好的反饋。
曾水平表示,雖然現在藥物的效果更好,但患者的持續管理同樣關鍵。
“最近癥狀控制得如何?用藥后有沒有不適?記得要定期做檢查。”
這些細節性的詢問與善意的提醒,早已成為曾水平和他的團隊的日常習慣。
2
突破性變革
在曾水平的職業生涯中,特應性皮炎的治療變遷,最能體現皮膚科這些年來的突破性發展。特應性皮炎作為皮膚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在大約二十年前左右,經常被誤診為濕疹或慢性濕疹。
這些年來,從“異位性皮炎”到“特應性皮炎”,這一疾病的概念在不斷演變,但對應的治療方法卻似乎沒有跟上節奏,常規治療大多還是依賴抗組胺類藥物。一旦這些藥物無效,可能會使用激素治療。但激素治療有著較大的副作用,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人體電解質變化、肥胖、血糖波動等一系列問題。
“那時患者常輾轉北京、上海求醫,但治療方案全國雷同,效果有限。”曾水平坦言。
而轉機始于近幾年來,生物制劑與小分子藥物在臨床的應用。在曾水平看來,這是一場劃時代的改變。以小分子藥物JAK抑制劑為代表的新藥,通過精準抑制2型炎癥反應,實現了從“緩解癥狀”到“阻斷病因”的跨越。
曾水平還記得自己治療的第一位特應性皮炎患者。2023年下半年,一位年近60歲的男性來到門診,訴說著自己因疾病的反復發作而難以入眠的痛苦。
在初診時,采取常規的抗組胺藥物和甘草制劑治療都收效甚微。之后又嘗試了激素治療,癥狀在一周內雖得到緩解,但停藥不到兩周就又復發了。更令人揪心的是,當再次使用激素時,患者開始出現明顯的體重增加等副作用。
直至醫院引入新型小分子藥物后,一切才有了真正的改變。曾水平在給該患者使用該藥物后,第二天就收到他打電話來的報喜,說是服藥半天就完全不癢了,真是很感嘆技術的進步。
技術帶來的改變也發生在曾水平接診的一位高中生身上。特應性皮炎所帶來的劇烈瘙癢,讓該患者白天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晚上則是輾轉難眠,學習成績自然也是大受影響。在疾病反復發作的三年里,這位學生除了在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治療外,還曾輾轉北京、上海等多個大城市求醫,病情卻一直未能得到好的控制。兜兜轉轉后,這位學生在高三那年又回到了曾水平的診室,對他來說如果這一次不能治好,將會很大程度影響他的高考發揮。
曾水平記得當時看診時,該學生一直在抓撓,父母在一旁勸他別抓了,但劇烈的瘙癢讓他根本控制不住。嚴重腫脹的皮膚上,一道道抓痕清晰可見,甚至還滲出液體。
基于多年的臨床經驗,這次曾水平決定給他使用更高劑量的小分子藥物。這一精準決策迅速顯現出了療效:治療兩周內,該學生的瘙癢感明顯緩解,皮疹逐漸結痂消退,終于可以靜心坐在課堂聽講的感受,對他而言太過幸福了。
3
專注的力量
去年高考,這位學生以遠超預期的成績被湖南某大學錄取。這一次的治療,對于一個孩子可能是一輩子的影響。
正是這些激勵著曾水平和他的團隊一直奮進下去,為了那如影相隨的痛苦遠去,為了每個人能擁有一個更美好更陽光的人生。
在新的診療手段與技術的加持下,為了實現特應性皮炎患者更好的治療。曾水平決定將特應性皮炎專科門診的設立作為他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之一。這也正是順應整個醫學發展的大潮,面對上千種形態各異的皮膚病,僅憑單一醫生的力量,如同在浩瀚星海中探索,難以將每一種病癥都鉆研透徹。無論是之于皮膚科還是其他學科,專科細分化都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盡管沒有專科門診患者也能接受治療,但醫生可能更多是解決眼前的問題,缺乏對于疾病長期管理的意識。對于就醫體驗感而言,復診時患者常常面臨醫生不固定的問題,這對于患者長期治療的依從性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并且,由于不同醫生在診療思路和側重點方面的差異,容易讓患者產生困惑,不利于患者對醫生信任度的建立。
而特應性皮炎專病門診的建立,能夠讓醫生聚焦特定病種以及全周期的治療跟蹤,為患者提供更為系統的指導和后續的連貫性治療。
“患者知道給自己看診的是專門研究該病的醫生,治療方案更有針對性,心里也會更加踏實。”
在曾水平的規劃中,規范化的專病門診將成為醫患合作的“催化劑”,同時讓科室團隊在配合上更為默契高效,為患者打造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閉環。
如此種種,都是為了能帶給患者的更好的治療獲益,每當看到患者因為自己的治療而帶來生理與生活的巨大改變時,曾水平總會對醫生這份職業所承載的價值有一個更深的體會。
曾水平坦言自己當初選擇學醫時其實并沒有太多去想,只是父母覺得醫生這份職業穩定。到了大四實習階段,出于對自己過敏體質“自救”的考量以及對于專業就業前景的權衡,曾水平選擇了皮膚科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之一。
4
小城之大醫
如果說剛開始對于專業的選擇多少還有些懵懂,但隨著日復一日的實踐,曾水平逐漸感受到皮膚科這門學科的真正魅力所在,于是堅定地認為這就是自己將來一生需要專注的領域。大學畢業后的曾水平來到了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在這所專注于皮膚病診療的專科醫院,曾水平欲在皮膚病領域深耕的想法有了最好的實踐土壤。
而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落差,當曾水平滿心憧憬地來到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準備大展手腳時,一位同事就給他潑了盆冷水。他告訴曾水平,在皮膚病診療領域有3個“1/3”,即約1/3的皮膚病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難以根治,1/3的病種無需特殊治療即可自愈,剩下的1/3才是可以通過規范治療實現痊愈的。
這種“治不好”和“不必治”給曾水平造成的心理落差,在其剛步入臨床生涯的日子里,曾讓他一度感到成就感很匱乏。
但即使這樣,曾水平也從未想過要改變自己當初的選擇,他相信沒有差的專業,只有差的醫生。要想找到職業的成就感,一定要去奮力拼搏、努力突破,保持對學科前沿的探索,向領域內最好的醫院學習,終會找到你的價值所在。帶著這樣的想法,曾水平先是在2010年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進修了半年時間,對于皮膚病的診療進行了系統專業的學習;之后又在前幾年前往西安交大二附院系統研習了皮膚病領域新藥的臨床應用,也正是在這段經歷中,曾水平系統學習了特應性皮炎、銀屑病這類常見多發皮膚病的炎癥介導的致病機理,并深入了解了以此機理研發的小分子藥物、生物制劑對于這類皮膚病治療的突破性進展。
通過這樣持續不斷地向行業領軍醫院、優秀專家的學習,如今的曾水平可以非常有底氣地說,現在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的診療水平與大城市的大醫院已基本在一個水平線上,“大醫院有的,我們也能提供”。
曾水平所一直堅持的,是將每一分努力轉化為患者的“體面生活”,一如這座瓷都的璀璨瓷器,歷經淬煉,終成瑰寶。
責編 | 王 嘉
校對 | 楊 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