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頭圖 | AI生圖
關稅政策落地后,美債收益率一路走高,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5%,而10年期收益率也觸及4.50%。近期,美債收益率再次飆升,3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5%,最高至5.096%;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4.5%,最高至4.604%。
這一變化的背后,正是因為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s)于5月15日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主要是擔憂美國政府的債務和利息支付比例一路攀升。
除此之外,高盛最新研報揭示,日本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崩盤式”上漲,也是導致美債收益率大漲的幕后推手。
#01日債為何會爆發危機?
除了美債收益率一路走高,日債收益率也在飆升,如日本4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高至3.7%,創下歷史新高。
大家都知道,國債價格和收益率是呈反向關系的,現在日債收益率大漲,意味著日債價格下跌,背后反映的是供給過剩,沒多少資金愿意繼續購買日債,甚至可能出現拋售行為。
5月20日,日本新發20年期日本國債拍賣結果慘淡,投標倍數僅為2.5倍,是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投標倍數越高,說明市場對該期國債需求旺盛,投資者愿意積極認購,反之就是需求萎靡;更糟糕的是,尾差(即平均價格與最低接受價格之間的差距)飆升至1.14,為1987年以來最高水平。尾差大說明市場對國債價格的認同存在很大分歧,需求明顯低迷。
起因何在?
5月1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公開表示,日本財政狀況“比希臘還糟糕”。數據顯示,日本債務/GDP比率已超250%,遠高于希臘債務危機時的180%。
外圍進一步催化了市場情緒——市場擔憂在這場關稅談判中日元可能面臨被動升值,也就是日元有可能會繼續加息。
顯然,日債危機是在最近一周“表面爆發”的,但其風險積累早在2024年就已逐步顯現。
自2024年8月以來,作為日債最大買家(日本央行目前持有日本國債市場52%的份額,是日本國債最大的買家)的日本央行一直在逐步減少日本國債購買額,并計劃到2026年1月至3月將購買額降至每月3萬億日元左右。
為何日本央行要縮減日債?這其實是在回應加息預期,也是在為未來可能的進一步緊縮政策做準備。此舉主要是為了應對日本核心通脹率已超過3%,遠超其2%的目標。
此外,保險公司、養老金等本土大型機構,因持倉浮虧和利率風險加大,買債的意愿大幅下降。2025年,部分金融監管政策推動保險機構大量買入超長期債券,但利率上升后,這些機構反而開始削減持倉,形成“買方罷工”局面。
#02日債崩盤如何影響美債?
一方面,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債市,又是美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截至2025年3月,日本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為1.1308萬億美元)。日本國債市場若出現危機,日本政府和金融機構(如銀行、壽險、養老基金)可能會被迫大規模買入本國國債。為了籌集資金,這些機構很可能拋售手中的美債等海外資產,直接對美債市場造成拋壓,推高了美債收益率;
另一方面,日債收益率的飆升,推動了全球長期國債的“期限溢價”,即投資者要求更高回報以補償風險。假如你是一個全球投資者,看到日本國債市場大幅下跌,你可能會擔心其他國家的長期國債也有類似風險,于是你買長期債券的時候就會要求更高的回報,這樣一來,美國等其他國家的長期國債收益率也會被“帶高”。
那么,日債危機能否得到解除呢?
短期來看,日債市場可能會有反彈。例如,日本政府可能會“指導”國有機構(如日本郵政、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等)大規模買入本國國債,來平抑市場動蕩。
理論上,國債作為避險資產,通常在經濟疲軟或降息預期下,市場愿意購買。但目前日本的基本利率僅為0.5%,降息空間有限。
長期而言,若經濟持續增長,政府財政收入增加,債務可持續性增強,市場對國債違約的擔憂可能會減輕,投資者也更愿意持有國債。但當前日本的財政狀況惡化,且面臨通脹壓力,難以看到日債的反轉機會,美債也因此會受到“拖累”。如果我們通過QDII基金或相關理財產品(境內賬戶+人民幣)投資美債,就該謹慎這一點。
#03投資美債的幾個“雷區”
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投資美債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境外券商或銀行直接購買美債(境外賬戶+美元)。例如,北京銀行的美元日日開賬戶,年化利率超過4%。但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時,會產生大約0.5%的兌換成本。如果你還要將美元兌換為人民幣時,又會有另外0.5%的兌換費用。也就是說,換匯成本大約為1%,這部分成本幾乎是固定的。
實際上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是匯率波動的風險。最佳做法是,在人民幣升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低于7.2)時兌現美元,在人民幣貶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高于7.35)時兌換人民幣。如果我們在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7.4時兌換美元,而現在匯率已降至7.17,那么就會面臨約3%的匯率損失。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換匯成本,最后美債的利差就會被完全“抹平”,甚至可能會出現虧損。
第二種方式是通過QDII基金或相關理財產品(境內賬戶+人民幣)投資美債,這種方式不涉及外匯兌換,因此無需擔心匯率波動的風險,也沒有匯兌成本。但近期美債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我們的美債基金自然也會受到明顯影響。
短期來看,長期美債的風險依然較大。無論是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6月到期的6萬億美債,還是日債崩盤對市場的“拖累”,都使得美債的風險不容忽視。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照,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以上分析討論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作者粉絲群招募? —————
各位讀者如果對本篇文章有疑問,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好友,與作者一對一溝通。
此外,作者擅長周期股的研究,覆蓋的領域包括豬肉股、造船、航運、黃金和互聯網電商等,側重產業分析和估值研究,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與作者進行深度交流。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得更多上市公司、熱門賽道的詳細分析文章,幫你看懂公司、看懂行業,做投資投得明明白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