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鳳凰衛視報道,當地時間2025年7月17日,白宮那邊證實了,特朗普因為小腿腫脹去做了超聲檢查,最后確診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這病吧,在老年人群體里倒不算太罕見,但架不住他是美國的頭頭啊,所以一下子就成了大伙兒關注的焦點。
特朗普(資料圖)
其實之前就有苗頭了,特朗普在公開場合露面的時候,有人就拍到他腳踝腫得厲害,手上還有淤青。那會兒白宮說是因為經常握手,再加上吃了阿司匹林才這樣,但大伙兒心里還是打鼓。想想2020年他新冠確診后那檔子“政治擺拍”的事兒,這次健康情況一公布,大家又開始議論美國高層這健康信息到底藏了多少貓膩。
說到特朗普的健康,這可不是第一次成為話題了。早在2015年競選的時候,他那私人醫生就說他是“史上最健康總統”,后來才知道,那都是特朗普自己說的,醫生就是照著寫的。現在79歲了,又得了這么個靜脈疾病。你再看看前總統拜登,任上因為走路不靈活、老摔倒,好多人都懷疑他是不是有“老年癡呆”。這倆事兒一對照,就凸顯出美國這“老人政治”真是有點問題。醫學專家也說了,這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雖然不至于要命,但對他那高強度的政治工作來說,肯定是個潛在的麻煩。
而且這事兒發生的時間也挺關鍵,正是美國內外政策的節骨眼上。國內呢,他推動的“大而美”法案好不容易在眾議院勉強通過,結果因為有個民主黨議員病逝,又引發了代際矛盾,大家都在說“占坑不退”。國際上也不省心,俄烏沖突一直拖著,中東那些盟友的政局也不穩定,特朗普本來計劃著要訪問中國,現在因為他這健康問題,估計也懸了。要是他這病再重點,美國政府說不定都得陷入權力真空,你想啊,他那內閣成員,選的時候都先看忠誠度,專業能力可不咋地,到時候決策指不定多亂呢。
聊完特朗普,再說說中國拋售280億美債這事兒。2025年3月到5月,中國一共減持了280億美元的美債,現在持倉降到了7654億美元,這可是16年以來的新低,之前還是美債第二大海外持有者,現在掉到第三了。
為啥要拋呢?這里面原因可不少。首先,肯定是為了避開美債的風險。你想啊,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都被穆迪下調到Aa1了,聯邦債務更是突破了36萬億美元。有數據顯示,2025年美國債務利息支出預計能到9280億美元,占財政收入的30%,穆迪都警告說,到2035年這償債壓力說不定就引發危機了。中國減持,就是不想冒這個險,免得像俄羅斯那樣,外匯儲備被凍結了都沒辦法。
再就是,這也是應對地緣政治博弈的一招。特朗普政府不是老給中國加關稅,還限制高科技出口嘛,中國拋美債也算是一種“金融反制”。2025年4月的時候,美方對陽極石墨征收160%的關稅,之后中方就加快了減持美債的速度,這明顯就是“貿易戰”連著“金融戰”的策略。
特朗普(資料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讓外匯儲備更多元化。中國一邊拋美債,一邊在增持黃金,2025年黃金儲備達到了2436億美元,同時還在擴大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交易額都突破175萬億元了。這是想建立一個“黃金+本幣+多元資產”的新體系,別老是依賴美元。
中國這么一拋,對美國金融市場影響不小。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下子突破了4.5%,這可是2007年以來最高的,政府借錢的成本也跟著漲了。外資持有美債的比例降到30%以下,美聯儲沒辦法,可能就得自己“接盤”。想想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還增持美債幫著救市呢,現在完全反過來了,這說明中美之間的金融依存關系已經變了。
那這兩件事有沒有啥關聯呢?我覺得肯定是有的。特朗普健康出問題,讓美國政策更不確定了,中國拋美債又讓美國的財政更困難了。這倆事兒合到一塊兒,就把美國“雙赤字”的毛病暴露得更明顯了——政府老靠借錢過日子,結果領導人健康又出問題,國際投資者肯定就沒那么有信心了。這么一來,全球“去美元化”說不定就更快了。
面對美國這情況,中國其實是采取了“雙線應對”的策略。一方面,減持美債保護自己的外匯資產,2025年中國外匯儲備3.2萬億美元里,美元資產占比降到55%了;另一方面,借著特朗普健康這事,也釋放出“不跟單一政權綁在一起”的信號。港媒也說了,拋美債不是為了政治警告,是市場規律和戰略安全的必然選擇,但客觀上確實給美國帶來了壓力。
不過國際上對這事兒的看法可不太一樣。美國媒體總想說這是“中國趁亂施壓”,但數據可不是這么說的。日本、英國那段時間還在增持美債呢,這就說明中國減持是自己的決定,不是跟著別人瞎起哄。國際清算銀行也說了,中國減持美債和私營部門償還美元債務有關,是市場正常調節,不是什么“金融武器化”。但特朗普政府說不定就會拿這事兒煽風點火,再找借口限制中國的科技企業。
總的來說,這兩件事其實反映出美國霸權正在透支。特朗普的健康危機和中國拋美債,都暴露了美國制度的問題:政治上老搞“老人治國”,財政上又管不住自己,老是欠債,最后美元的霸權地位肯定受影響。2025年美元在全球儲備中的占比降到57.4%,創了25年新低,這就說明“去美元化”已經不是說說而已了。
而中國拋美債這事兒,也標志著中國在金融外交上越來越成熟了。2008年的時候還幫著美國救市,現在就主動規避風險了,這說明中國從以前被動接受規則,變成現在主動去塑造體系了。通過減持美債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中國正在建立更安全、更多元的國際金融關系,這也給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提供了新的選擇。
特朗普(資料圖)
這兩件事也讓我們看到,中美之間已經進入了“非對稱博弈”的階段。美國還在靠著以前的霸權影響力撐著,中國則通過調整策略降低風險。以后要是特朗普政府控制不好債務和他自己的健康問題,中國說不定還會繼續調整美債持倉,這種“離岸平衡”的策略,可能會成為中美長期競爭的常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