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艷菊
媽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沒有一個媽媽不偏心。
哥哥比他大一歲。從小兩個人在家里什么都是相同的。一樣的碗筷,一樣的床鋪,一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飯菜。只是在位置上,哥哥習慣性地在左,他在右。
家里窮,買不起小孩子們熱愛的玩具,也買不起小孩子們熱愛的零嘴。可媽媽從田里干活歸來,會捉兩只螞蚱給他們玩耍。也會從兜里掏出一把酸甜的野漿果,洗干凈放在盤子里,然后哥哥吃左邊的,他吃右邊的。
然而,相同的環境和條件長大的孩子,性格和體質卻是迥然不同的。哥哥似乎生來就弱一些,瘦瘦的,總是愛生病,性格看起來也偏內向,像溫室中的小幼苗。而他卻是虎躥著長,又黑又結實,整天沒心沒肺又說又笑,樹林子里奔跑,小河中摸魚。皮實健壯的他看起來更像老大,哥哥反而成了他的跟屁蟲。
媽媽總是對他說,你哥哥不如你強勢,你是他的親人,你要讓著他啊。媽媽也總是會對哥哥說,你是哥哥,你要知道愛護弟弟啊。
媽媽的擔心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從小沒有不打架的兄弟,不過他們哥倆的感情倒是不錯。即使上了學,他們也在一起,成了同桌,哥哥坐在左邊,弟弟坐在右邊。一起回家,一起寫作業,一起看一本故事書。
窮人家的孩子多半都知道刻苦,他們也不例外,學習上的事情從來都不讓父母操心。轉眼間,他們都讀到了高中。那一年,爸爸卻摔著了腿,不能再出去打工掙錢了。月底回家,媽媽猶豫了很久,還是透露出了擔憂。兄弟倆都很懂事,他說讓哥哥繼續讀吧,而哥哥堅持說自己是老大,理當撐起這個家,讓弟弟讀書。
這是弟兄倆長大以來第一次最強烈的爭執,哥哥急得臉都紅了。媽媽看著桌上昨天一個親戚送來的一兜糯米,一把蜜棗,突然有了主意。她對他們說,你們哥倆別爭了,我晚上把糯米泡上,明天早上給你們包粽子,吃中蜜棗粽的那個繼續上學。
第二天早上吃飯的時候,飯桌上就多了一盤粽子。哥哥向來有早起的習慣,已經坐在桌前等他了。像往常那樣,哥哥吃左邊的粽子,弟弟吃右邊的粽子。
當他吃完一個,又打開一個,剛咬了一口,就吃出了蜜棗。他愣住了,媽媽一時也愣住了,甚至有幾分驚訝。哥哥卻高興極了,似乎是他意料中的事,說,你看,老天爺都要讓你讀書,這下你可別跟我爭了。
媽媽那天只說了一句話,行,就你讀吧。然后就去忙著干活了。
他和哥哥的命運因這個粽子越走越遠了。哥哥為了照顧爸媽,沒有選擇出外打工,而是跟著鄰居學養雞。他用媽媽和哥哥種地、養雞的錢讀完了高中,又讀完了大學,然后留在了城市,有了體面的工作。
后來,媽媽生病,需要輸血,哥哥把他叫回來,他才知道原來哥哥身上流的竟不是和爸媽相同的血。他是爸爸同事的孩子。當年,爸爸和哥哥的爸爸同在一個地方干活,而他的爸媽因為一次意外不幸離世,爸媽就收養了他。
哥哥很早就從親戚的口中知道了他的身世。可他只把這個秘密緊緊地藏在心里,不曾問過爸媽,更不會對他說。哥哥心里知道,爸媽對他真好,比對自己的孩子都好。
那個蜜棗粽的選擇其實是有意的。那個包著蜜棗的粽子上,媽媽是做了記號的。她覺得羸弱的哥哥更適合去讀書,所以悄悄地把蜜棗粽放在了哥哥常拿的左邊。而有心的哥哥看到了媽媽的糾結和痛苦,趁媽媽離開的剎那,又悄悄地動了手腳。然后,他就自然而然地吃到了蜜棗粽。
媽媽到底是偏心了,她的天平偏到了最需要愛的那一端,而哥哥把這份本來就屬于他的愛又還給了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