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端午節,打工人一邊摸魚做著小長假攻略,一邊盤算著今年吃哪種餡的粽子?
嘴上喊著粽子是碳水炸彈,但過節嘛,總要應個景。
清新的粽葉香染進糯米里,無論咸甜黨,一年饞一回。
在吃粽子這件事上,南京人很專一。
船型粽子、枕頭形粽子、圓柱形粽子……任憑你包得再好看,料放得再多,都敵不過小腳粽,勾人心弦。
甜黨偏愛蜜棗粽,糯米里藏著顆大蜜棗,甜進心窩。
咸黨最愛蛋黃肉粽,有肉有蛋,一口下去好滿足。
中立黨,啥也不要,純白糯米蘸點白糖,就愛口齒間的那股黏糯勁。
只包南京小腳粽,在五老村包了三十多年的無名粽子鋪,終于被我們挖到了。
五月底的南京,空氣中微微泛起熱意。
特種兵們忙著在科巷激情排隊,拐彎處的新巷安安靜靜。
順著新巷往前走,數著五老村小區的門牌號。
五老村28號,老陳一家在這里包了三十多年的小腳粽子。
早些年供應大飯店,現在年紀上來后,干不動了,就做做街坊生意。
烏米雙黃肉、蛋黃肉粽、鮮肉粽、烏米粽、豆沙粽、蜜棗粽、白米粽。
7種粽子,樸素的價格,迎來送往著一波又一波的新老顧客。
我們到的時候,店里幾位老姐妹正在邊嘮嗑邊包粽子。
嘴上吃著瓜,手上粽子翻飛,這是我向往的中老年生活了。
從洗粽葉到準備糯米、餡料,再到上手包,阿姨們人多手巧,忙而不亂。
老陳給我們科普,南京小腳粽好吃的一個秘訣,就是包得緊實。
先把粽葉卷成錐形,裝米后反復壓實,確保沒有空隙,這樣煮出來的粽子緊實不散。
包粽子時,阿姨們手速翻倍,平均一分鐘能包2-3個。
我:眼睛學會了,上手又殘了。
蛋黃肉粽,7元一個,包郵區的硬通貨,翻牌率最高。
端午節前,很多老板會找老陳私人訂制,要肥點的五花肉,就一口下去滿嘴都是肉的感覺。
老陳:OK,馬上就安排!
老陳家的手工粽子,還有一味特色,就是烏米粽。
每年四月,南燭樹上長出嫩嫩的葉子,老陳家的烏米粽子也忙著上市了。
翠綠的南燭葉,放破壁機里榨取汁液,再與糯米充分浸泡上4個小時。
經粽葉一包,煮熟后就是帶著清新草木香的烏米粽了。
南燭葉是掐尖貨,每年4月初上市,到6月底就結束了,后期葉子一老,榨取的汁水就不香了。
老陳家的烏米粽就兩款,一款是頂豪的烏米雙黃肉,還有一款是樸實的烏米粽。
烏米雙黃肉,包入了鹵肉,雙蛋黃,料多粽子也大,足足XXXL號。
咸蛋黃是老陳用自家咸鴨蛋挖的,蛋黃流油起沙,一點都不咸。
用高壓鍋煮熟的粽子,五花肉的脂肪都燉出了拉絲感。
肉香油香米香,鮮香濃郁,一個粽子落肚,回味一整天。
啥也不加的烏米粽,黝黑實在。比傳統白粽子,多了一些清雅香氣。
黏糯彈牙,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草木的清新。
我們拍完準備撤的時候,一位大爺到店,走得直喘氣:哎,老板你這店真是藏得深吶,來來回回走幾圈才找到,看把我累的,怎么著也得給我些感謝吧。
老板爽快一笑:剛切開的粽子,請你吃!
大爺傲嬌臉:我只吃白粽子,加餡的可不要。
攝影 / 達文西
商務 / 王旭麗 (微信號:H13337716453)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