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州在舊改的很多層面,跟以往不一樣了。
例如推進的效率、賠償的力度、投入的資金等等。
還有一點,以前廣州素來對拆遷的推進,是比較“溫和”的,也誕生了像海珠之眼這樣的名場面。
而最近,不少舊改項目,都開始對“釘子戶”發狠話了。
廣州,決心拔釘
首先,是白云的陳田村。
前幾天,陳田村發布了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公告。要求集體土地上尚未簽署拆遷賠償協議的房屋權屬人,在15天內簽訂協議,交回集體土地使用權。否則將申請行政處理。
同樣在本月,荔灣的東漖村也發出了類似的公告。
前不久,東漖村表決通過了向政府申請對未簽署補償安置協議的集體土地房屋權利人作出行政處理。
本月15號,也發出了最后通牒,要求30天內簽署協議、騰空移交房屋。
限時,否則申請行政處理。
未簽約的留守戶,其實每個舊改項目都有。但這樣強硬的語氣,并不多見。
類似的公告和決定,從上月以來,廣州已經有不下5個村子發出。
除了上述的兩個,還有番禺的里仁洞村(詳情點此戳前文),黃埔的橫沙村、茅崗路以西項目、文沖東項目。
這些舊改的共同點就是——
都已經推進舊改多年,取得顯著的進展,但,都卡在最后少部分未簽約的留守戶上。
例如,根據相關報道,黃埔橫沙村,在2020年9月簽約率就達到92.3%,但此后直到24年底,簽約率也才到93.5%;
茅崗路以西項目,22年8月簽約率就接近90%;而直到25年3月,簽約率才到91%。
如果不想變成下一個冼村,或者在黎明前苦熬,那這最后的10%,必須“下狠手”,才能解決。
只不過,過去幾年,這些舊改雖然都受少部分的留守戶之困,但一直沒有較為強硬的處理手段。
例如,陳田村是在2019年開始全面改造;橫沙村,更是早在2010年就開始舊改。
如今突然都有了決心,很大部分底氣是來自于,上個月市住建局發布了一份《廣州市舊村莊改造項目拆遷補償安置爭議處理試點項目清單》,將13個項目列為試點。
其中,我們能看到很多熟面孔。
例如上文提到的里仁洞、東漖、橫沙,都在列。
列入試點,自然,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支持,也有了更大的底氣處置留守戶。
畢竟,行政處理,雖然不代表著會QC,但往往會由政府重新測量房屋數據,再制定新的補償標準。
這個標準,基本不會達到原先的水準。對留守戶來說,還是頗有震懾力。
當然,我們也不愿意一棒子“打死”所有這些未簽約的留守戶,因為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外人不可能了解。
但現狀就是,這些舊改項目,在短期內,大概率就要全面“拔釘”了。
補償,繼續加碼
當然,在“下狠手”的同時,也不得不說,如今廣州不少舊改的補償標準,也切切實實是很良心了。
簡單來說,要讓人家愿意被拆,沒什么比真金白銀更有說服力。
例如,今年以來熱火朝天的海珠新中軸片區。
近來又張貼出新的公告,對赤崗西路至客村花園地段國有土地上房屋進行征拆。
貨幣補償,加上臨遷費、棄產補助費、獎勵等,最高可達到6萬/㎡!
此外,像之前最高補償可達5.6萬/㎡荔灣的坑口村、山村舊改、3.78萬/㎡的三元里舊改...都刷新了人們對各個區域拆遷補償的想象力。
至于接受度,根據三元里街道辦的信息,截至5月26日,已有3262戶簽約,內村簽約率達到63.24%。
吶,世上無難事,只要肯花錢。
而除了拿錢,想拿房子的話,選擇也相當豐富。
像近來全面動工的番禺柏堂村舊改,不僅安置房給卷到超過周邊新房的20%陽臺率,選擇房票安置的話,還能選擇幾個市場熱度不錯的新盤,如卓越晴翠府、保利悅公館等。
海珠的幾個舊改,也能選擇海珠西的商品房項目安置。
實話說,要說居住品質,肯定是比以往選擇安置房要更高的。
一直以來,說起廣州,繞不開的一個標簽就是城中村。
有不少人詬病,這是廣州推進舊改不夠“雷厲風行”。但這又何嘗不是廣州相比其它大城市,更具有人情味,更尊重市民權益的體驗呢。
今年廣州加大了對舊改的投入,各個舊改也開始果斷處置留守戶。但做這些的同時,也在提高補償標準、豐富補償方式。
不管我們對城中村,就大搞舊改有怎樣的看法,接下來必然是要見證著,廣州通過舊改大變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