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費一妍5月27日報道:今天,全國第二屆書法小品展覽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本次展覽共展陳255件作品,涵蓋了不同書風和形制,各具風韻、獨具匠心,體現了不同時期的書體風貌。
書法小品是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獨特創作形式,書家于尺幅方寸間、于精微細致處、于即興揮灑中敘事抒情、造境寄意。相較于大尺幅作品的宏闊氣象,書法小品更注重筆墨技藝的凝煉、詩心墨韻的表達和生活哲思的傳遞,以文人書齋中的案頭清趣和箋紙墨韻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審美價值。
時隔十二年,全國書法小品展覽再度啟幕,是繼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展、第八屆蘭亭獎之后的首次全國性單項書法展,同時也是一次專題性書法藝術的呈現。
本屆展覽收到來稿2.4萬余件,數量為近年來專業屆展之最。最終展出的這些作品將當代創作理念注入傳統藝術形制,體現了承續與創新、功力與性情、文辭與筆墨的有機融合,較為全面地展示了當前書法小品創作的整體水平。
開幕式上,中國書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張瀟羽表示,本次展覽以文人書齋中的案頭清趣和箋紙墨韻,傳遞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審美價值,發揮了藝術展覽的公共美育功能,進一步激發出大眾對傳統書法的親近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此次展覽是一場匯聚全國書法藝術精華的文化盛宴,更是全國書法界人士深化交流互動、共商發展大計的重要平臺。”在上海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方坤看來,展覽遵循“科技、創新、環保、時尚、節儉”的原則,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生動展現了書法藝術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的新氣象。
入展作者代表武盼龍坦言,在學習和創作中,始終把展覽作為觀察書壇動態、提升創作水平、激發創作潛力、調整創作方向、實現創作價值的有效平臺,不斷精煉和打磨筆墨,投入書法創作和研究。從不同時期、不同風貌的書法遺存中去感悟,深挖傳統、深研理論、深厚學養、深耕實踐。
據悉,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學術交流、非遺體驗、大師講座與導賞活動。展覽展至6月1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