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07年8月28日,央廣網報道,在新疆人們又發現一個樺樹新物種。
提起新疆,人們最先想到的總是滿眼的黃沙,植物對于這里來說似乎是個陌生的存在,但實際上,有很多頑強的生物都在這里扎根。
其中樺樹就是新疆十分常見的一個樹種,然而即便是人們如此熟悉的一種植物,在它的家族中仍然隱藏著很多的“生面孔”。
那么這次專家發現的又是一種什么樺樹呢?
?—【·發現新物種·】—?
2002年,一支科考隊來到了新疆的艾比湖濕地進行考察,結果就在當地一個叫“搭橋子”的地方發現了一種樺樹。
艾比湖濕地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是中國西部重要的內陸濕地生態系統之一。
它包括湖泊本體、湖濱沼澤、蘆葦蕩、水渠、鹽堿地及周圍的半干旱草原生態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生態復合體。
生長在這里的植被也多以耐鹽堿、抗旱的植物為主,如堿蓬、檉柳,駝絨藜、胡楊等,這些植物不僅起到固土防風、調節氣候的作用,還為濕地動物提供了棲息地。
而像這樣的鹽堿地區中,還時常會生長著一種樺樹鹽生樺,于是科考隊在這里看見類似樺樹的植物之后,最先以為這是一種鹽生樺。
鹽生樺是一種極為稀有的樺木科植物,也是中國特有的瀕危植物物種,它因能夠生長在鹽堿地環境中而得名,是極少數具有耐鹽堿特性的喬木植物之一,在植物生態學和瀕危植物保護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鹽生樺是典型的鹽生植物,適應性極強,能夠在高鹽堿、高pH值、干旱風蝕的極端環境中生長,主要分布于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的艾比湖地區,是該區域的地方性特有植物。
這種植物往往與蘆葦、檉柳、堿蓬等耐鹽植物形成群落,是干旱鹽堿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物種。
因為鹽生樺本身也是一種極為瀕危珍貴的植物,于是科考隊就采集了標本,準備帶回去之后再做詳細的研究。
然而專家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這似乎并不是之前以為的鹽生樺。
鹽生樺為落葉喬木,植株高度通常可達10米左右,但由于生長環境極端,實際個體常呈灌木狀或矮小喬木狀,生長緩慢。
它的樹皮多為灰白或灰黃色,光滑,具樺樹特有的橫向皮孔,有時片狀剝落,葉形為卵形至橢圓形,邊緣具鋸齒,葉面較厚,具有一定的角質層,用于減少水分蒸發。
鹽生樺為雌雄同株,屬于風媒花,雄花序下垂,雌花序直立,春季先葉開放,,所結的果實是堅果狀的小翅果,依靠風力傳播。
鹽生樺的這些特征和采集到的標本并不完全相同,這次采集到的標本倒像是一個新物種,一個此前從沒在教科書上記載過的物種,那么它會是誰呢?
?——【·艾比湖樺·】——?
當專家把這一結果公布的時候,國內的另一位專家對此高度重視,加入到了鑒定團隊中,最終他將這一樺樹命名為了“艾比湖樺”。
通過研究發現,艾比湖樺應該是屬于疣枝樺的一個新亞種。
垂枝樺又名疣枝樺,是樺木科樺木屬的落葉喬木植物,它因枝條自然下垂而得名“垂枝樺”,而“疣枝樺”之名則來源于其枝條上的樹脂腺突起,看起來如小疣狀顆粒,是該物種的顯著特征。
它是歐亞地區分布最廣泛的樺樹之一,也是園林綠化、生態修復和藥用研究中的重要植物,在中國東北、華北、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也有廣泛引種栽培。
它屬于喜光樹種,生長快速,適應性強,也耐寒、抗風、耐輕度鹽堿,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長最佳。
垂枝樺的根系發達,適合用于坡地植被恢復和水土流失防治,還能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適合作為城市綠化樹種。
艾比湖樺主要生長在海拔270米的高溫干旱環境中的鹽堿濕地,十分耐鹽堿、耐高溫和耐水濕。
之后專家又對生長在艾比湖濕地的艾比湖樺進行了調查,但是只發現了374株,已經是瀕臨滅絕的境地。
歷史上,艾比湖最大面積接近1000平方公里,但近年來因水源減少和蒸發量大,湖面大幅萎縮,有時不足500平方公里,湖體變淺、濕地退化嚴重。
湖區水位下降后,大量沼澤和湖濱帶干涸,原本生長著蘆葦、鹽爪爪等耐鹽濕地植物的區域逐漸退化,裸露的鹽堿地擴大,植被覆蓋率下降。
湖水減少帶來的地下水位下降,導致濕地土壤反鹽現象加劇,干燥時節土壤表面白色鹽霜明顯,不僅抑制植物生長,也進一步影響動物棲息。
面對艾比湖的困境和艾比湖樺的瀕危,當地也采取了措施,2007年,中國政府已將艾比湖濕地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對于艾比湖樺,當地也積極展開了搶救性保護,首先就是對它的分布地進行封閉保護,之后專家們也在積極合作,進行人工培育,并逐步將其應用到綠化當中。
在新疆,發現的樺樹品種主要包括鹽生樺和引種栽培的垂枝樺等。
其中,鹽生樺最具代表性,是中國特有、極度瀕危的植物,目前僅零星分布于新疆艾比湖周邊干旱鹽堿濕地,是新疆及整個西北干旱區生態系統中關鍵植物。
樺樹是少數能夠在干旱—半干旱環境中穩定生長的落葉闊葉喬木,其存在打破了荒漠生態系統中植物以灌木或草本為主的格局,增強生態系統的抵抗力與恢復力。
樺樹在改良鹽堿地、干旱荒坡、沙化邊緣帶中具有巨大潛力,尤其是樺樹的原生種,不僅能適應極端環境,還可能通過基因研究為培育耐鹽、抗旱作物提供遺傳資源。
在新疆這樣一個生態環境脆弱、干旱與鹽堿化嚴重的地區,這些植物的存在本身就是生態適應的奇跡。
而樺樹不僅是新疆干旱區生物多樣性的代表,也是一種生態指示和恢復潛力巨大的植物,保護好這些樺樹資源,等于為新疆的綠色未來保留了最關鍵的種子。
參考:
央廣網《博州搶救性保護瀕危艾比湖樺》,2007-8-28
北方網《新疆瀕危物種艾比湖樺得到保護》,2005-2-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