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常常以為營銷人員少、營銷費用少的公司,就能證明這家公司的產品力很強——蘿卜快了不洗泥,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事實上,在“百業皆卷”的當下,就從來就沒有一個恒定的賣方市場存在,就連茅臺最近也在想盡辦法促銷了。就光伏儲能企業來說,全球化的營銷能力越強,在這一輪周期中所表現出來的業績韌性就越強,抗內卷能力越強。典型的例子,有陽光電源、德業股份、阿特斯等這些各自領域的翹楚。
這些企業無疑都非常重視海外營銷體系的建設。相比,派能科技則是一個異類。
長期以來,派能科技的海外營收占比在90%以上,然而,這家公司卻一直在用最少的人、花最少的錢來經營海外市場。這種“短視”、“功利”的經營思路,固然可以在歐洲能源危機時實現業績爆發,賺到超額利潤的同時也不用付出營銷體系搭建的成本。
但是,當市場環境急轉直下之時,派能科技這種只注重當期財務報表、輕營銷基本盤的短板就迅速顯現出來。基本功不扎實,沒有結過硬寨,沒有打過呆仗,那么在關鍵時刻“搶糧食”的能力就沒有。這是韋在勝被留置這個黑天鵝事件之外、真正影響到派能科技發展的深層次原因。
01全球營銷體系,靠老大哥幫忙?
你覺得一家年營收在二三十個億規模的儲能企業,90%市場在海外,應該會有多少銷售費用,有多少銷售人員?
派能科技給出的答案絕對超出你的想象。無論和光伏企業比還是和儲能企業比,派能科技的銷售人員、銷售人員在公司員工總人數中的占比都是最少的。2024年年報顯示,派能科技只有95名銷售,占公司總人數的4.49%。需要強調的是,這還是公司銷售人員大規模增長之后的數據。
來自WIND
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派能科技IPO上市第一年、即2020年,公司所有銷售人員只有17人,靠這17人硬是完成了12.73億的營收,上市前一年即2019年,只有15人。十幾個人、幾十個人就完成了派能科技在全球銷售,推動派能科技坐上戶儲龍頭的寶座。7500萬的人均效能,這家企業也太厲害了。
人少成本就低,派能科技的銷售費用支出非常有低。2024年,派能科技的銷售費用還不到1億元,只有7763萬元,比上市不久的小公司艾羅能源、首航新能還要少。
來自WIND;銷售費用;單位:萬元
派能科技在營銷上可以做到這么“節省”,與其營銷策略有關。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派能科技在最依賴的境外市場,“主要采取在各市場區域重點開發和維護大型優質客戶的銷售策略。”
這也就是說派能科技的生意是挑著做的,在營銷上只需要維系幾個重點區域、幾個重點客戶。這也德業完全不同。后者狼性十足,什么南非、巴基斯坦、烏克蘭,哪個亞非拉市場有機會,就惡狠狠撲上去。
大客戶資源,也是企業的優勢與名片。在上市前,派能科技拿下了意大利的Energy Srl、英國的Segen Ltd、意大利的Zucchetti Centro Sistemi S.p.A.(簡稱 ZCS)等大客戶,前五大客戶貢獻的銷售收入占比超過40%。
一方面,派能科技能的時機與運氣不錯,早于競爭對手切入戶儲賽道,又恰好趕上歐洲能源危機,可謂順風順水。
另一方面,派能科技以前從不為營銷渠道操心。因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是中興新通訊有限公司,派能科技也是為中興系新能源的“三駕馬車”之一。
中興通訊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業務,電信服務渠道更是深入到各級下沉市場,在全球擁有很強的渠道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派能科技的總裁談文,此前就曾在中興通訊擔任營銷財務部海外財務負責人;派能科技副總經理、國際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宋勁鵬,曾在中興通訊擔任市場經理、市場總監。
因此,派能科技的營銷渠道不太需要再單獨搭建,只要協同發揮好中興系的全球營銷渠道資源就行了。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相當時間里,派能科技的銷售人員、營銷費用都比較低。專注產品和研發就行,賣貨可以靠老大哥。
02醒悟過來時,已經晚了
然而,市場上行周期沒問題,待到歐洲戶儲供過于求、庫存高企之時,派能再也只靠著幾個大客戶,就已經難以維系其業績了。而且,在不怕老外、就怕老鄉的現實之下,大客戶的選擇也漸漸多起來。
(1)2022年之后,派能科技的營收開始下降:2022年營收高達60億元,到2024年營收20億元,只有高峰期的三分之一。
(2)前五大客戶的銷售貢獻占比也開始下降,至2024年已經降至28.51%。當然,我們并不能確定現在的前五大客戶與2022年之前的前五大客戶的重合度。但是同行資料顯示:昔日派能科技的大客戶Segen被艾羅能源爭搶,ZCS被首航能源等爭搶。
這意味著派能科技長期以來堅持的“重點區域”、“重點客戶”的營銷策略已經失敗!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變化呢?趕碳號推測,除了供需結構出現根本性變化以外,此前為派能貢獻客戶資源和營銷網絡的中興系,最多只能作為編外力量貢獻業務協同價值。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完全抽身幫派能科技在海外打硬仗,肯定行不通。更何況,通信系統的營銷主要就是針對大客戶,長期積累下來已經相對固化,遠不像戶儲市場那樣一城一池地死磕。
在市場環境惡化、營銷體系脫節的不利局面下,派能科技又偏偏遭遇了一場黑天鵝。2024年5月,派能科技董事長韋在勝被立案調查、留置。
公開資料顯示,韋在勝,1962年生,碩士研究生學歷,1988年10月至1992年12月就職于深圳市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擔任財務部長;1993年1月至1997年11月就職于中興新通訊有限公司,歷任區域市場總經理,總經理助理,財務總監;1997年11月至2017年9月就職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分管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及投資管理工作,歷任財務總監,高級副總裁,執行副總裁,董事;2017年9月起至今擔任中興新通訊有限公司董事長;2019年10月至今,擔任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現在,韋在勝已經解除留置,但派能并未公告過其被調查的原因。
所以,單純把派能科技的業績下滑歸咎于韋在勝事件是不客觀的。韋是財務出身,總裁談文亦是財務職能條線的手下。以中興通訊多年以來的穩健風格,注重成本控制、財務風險控制,兩人應該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對于市場風險的預見、對于營銷體系的投入,都是不足的。簡單說,很可能是守家業很在行,但搶糧食不太行。
2024年,歐洲戶儲庫存去化、市場復蘇,但派能科技并沒能跟上節奏。2023年公司營收下滑45.13%,2024年下滑39.24,今年一季度僅增長1.72%。可比公司,艾羅今年一季度同增16.72%,德業36.24%。
來自WIND; 單位:億元
2024年,派能科技實際上已經意識到問題,在營銷策略上有所變化。公司在年年報中這樣總結:“對于境外市場,公司已經初步建立子公司/孫公司/代表處為核心的營銷管理體系,覆蓋既有優勢市場同時兼顧新興市場拓展。”
很難想象吧,曾經的戶儲龍頭,竟然才開始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營銷體系。派能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沒有對標同行。
那么,同行做得怎么樣呢?
老大哥陽光電源,一直堅持全球化布局,其這樣描述自己的全球營銷、渠道及服務網絡,截至2024年年末:“目前公司已在海外建設了超20家分支機構,全球五大服務區域,超520家服務網點和數百家重要的渠道合作伙伴,產品已批量銷往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期末,公司海外員工1,774人,同比增長16.86%。”
德業股份這樣描述:“逆變器及儲能電池包板塊圍繞“技術+服務”雙輪驅動,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建立本地化服務團隊,提升客戶粘性,應對同質化競爭。”
上市一年多的艾羅能源在首份年報中這樣描述:“公司產品銷往捷克、德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巴基斯坦等110多個國家,主要銷售區域集中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并與全球近700個客戶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包括全球領先光伏組件及產品供應商韓華集團、歐洲光伏行業領先的提供商Krannich、英國最大的光伏產品提供商Segen 等業內知名企業,客戶資源豐富。”
對!這個Segen之前就是派能科技的大客戶,現在也與艾羅能源合作了,為其重要客戶。
03轉身向紅海,奔赴二輪車市場
在業務前沿陣地搞不贏的派能科技,在資本市場上“搞錢”的能力卻很強大,充分發揮出了董事長、總裁以及財務總監的專業價值。
2020年12月17日IPO至今,派能科技已經融資兩輪:IPO融資21.68億元;2023年2月10日定向增發融資50億元。這兩輪融資的募投的重點方向都是電芯。
最近的這次再融資募投項目,為研發并生產方形鋁殼磷酸鐵鋰電池(或稱10GWh鋰電池研發制造基地項目)。
該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時間,從2025年4月調整至2026年4月,整體建設進度比預期有所推遲。年報顯示:2024年末,項目進度為20.35%。
2025年5月9日投資者交流公告中顯示:“派能科技 10GWh 鋰電池研發制造基地項目”一期規劃產能 5GWh,目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
賬上雖然有錢,心里卻仍然發慌。業績持續滑坡的派能科技顯然感受到各方的壓力,一方面是想在產品上放大招,一方面是準備另起爐灶在應用場上開新局。
立志做好電芯的派能,選擇的是軟包電池路線。按照電池的封裝方式和形狀,可以分為軟包、方形和圓柱電池等。軟包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設計靈活、重量輕等優勢,同時也具有成本較高、生產難度大、機械強度低等劣勢。
在儲能的幾大應用場景上,只有戶儲場景中主流采用軟包電池,大儲、工商業儲能通常不采用軟包電池。
在儲能市場,方形電池是絕對的市場主流,其次是圓柱電池。其實,在整個鋰電行業,軟包電池都是小眾路線,占比約為15%,主要集中在高端車與消費電子領域。
對此,派能科技也是有預計的,也曾警示風險“目前公司的儲能電池系統主要基于軟包磷酸鐵鋰電池,如果未來儲能鋰電池的技術路線發生重大變化,導致軟包磷酸鐵鋰電池在安全性、壽命和成本方面不具備競爭優勢,可能對軟包磷酸鐵鋰電池的下游需求帶來不利影響。”
凡事都有利弊。今年5月的投資者交流中,派能科技表示:“輕型動力市場和派能的軟包技術路線契合度較高,公司自前年起開始布局該領域(國內輕型動力市場),并于今年一季度實現規模發貨,目前以模組產品為主。”
派能科技2025 年一季度產品均價下降,主要系國內輕型動力業務占比提升所致。
派能科技在投資者交流中還表示:“在輕型動力業務領域,換電產品展現出較高的毛利率水平,常規產品毛利率穩定在15%左右。預計國內市場整體毛利率將維持在 15%-20%區間。”
如何看待作為戶儲龍頭、電芯作為核心競爭力的派能,進軍輕型動力市場這個戰略選擇呢?
可以參考一個數據:在2024年派能科技的儲能毛利再度下滑的情況,但是儲能的毛利率仍有28.90%。此外,派能科技還在積極布局鈉電,深化鈉電儲能。
當動力電池企業集體卷向儲能時,派能科技走出了相反的一條路——向動力市場拓展!
華為是狼文化,中興則是牛文化。趕碳號希望派能科技真正領悟中興通訊“牛”文化的精髓,雖然在節奏上慢是慢了些,但勝在韌性與后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