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位自稱“11年某知名集團特聘顧問”的教授
發表“廣東人用開水燙碗令人惡心”言論的
視頻在網絡熱傳,引發爭議
網絡視頻截圖
視頻中,他稱:“廣東人用開水泡自己的碗筷,非常非常反感。比如你們廣東人每一次吃飯之前,都要把那個經過消毒的碗筷,再用開水重新泡一次,還要把那個塑料紙和泡碗的水,專門拿個器皿來倒在里面,那個場景非常的糟糕……”他還表示:“讓人很惡心吶。”
網友熱議
這番言論引發網友熱議
5月27日
話題#教授稱對燙碗習慣惡心#
沖上熱搜榜,居高不下
支持燙碗的廣東網友紛紛站出來捍衛自己的習慣,有人解釋燙碗源于廣東茶文化,喝茶前洗茶具、洗茶葉的儀式感延伸到餐桌,是一種文化傳承。
還有人從衛生角度強調,即便碗筷看似已消毒,可誰也無法保證餐館清洗流程毫無問題,化學清潔劑殘留、塑料包裝的灰塵等,都需要通過燙碗來處理,這是對自己健康負責,更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也有其他地區的網友表示,雖然自己不是廣東人,但也喜歡燙碗。
不過,也有網友并不支持燙碗。部分網友認為幾秒鐘的過熱水,根本達不到殺菌效果,若餐具本身不干凈,反而可能因操作不當造成二次污染,是“形式主義”和“心理安慰”。
還有網友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認為這一爭議背后,是不同地域文化和生活習慣的碰撞,應尊重他人選擇。
濕熱氣候促成廣東燙碗習慣
廣東地區的相對濕度常年處于較高水平。同時,廣東主要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冬季溫和。
盡管細菌無所不在,但絕大多數細菌的生長適宜溫度是20~40℃,適合在室溫或人的體溫環境下生活。與動物和植物一樣,如果缺少水分,細菌就不能正常生長和繁殖,因此,細菌對濕潤的環境鐘愛有加。
圖片由AI生成
擁有較高的濕度和適宜的氣溫,廣東成了微生物瘋狂滋生的絕佳天堂。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中的規定,餐具中的主要微生物檢測項目為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均為不得檢出。在常年濕熱的氣候環境下生活,為了保證餐具的潔凈和衛生,廣東人由此養成了燙碗的習慣。
燙碗真的有清潔效果嗎?
有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媒體曾經做過用開水燙碗的實驗:
廈門市場監管局曾開展研究,實驗人員制備了含大腸菌群的污染餐具,用70℃以上熱水沖燙4-6秒,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腸菌群的檢出率,但不能完全殺滅大腸菌群;去除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效果較弱。將沖燙的水溫從70℃升至100℃,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檢出率降低8%。
央視一套“生活圈”節目也曾進行測試,結果表明,用100℃的開水燙5秒鐘的餐盤,菌落總數僅比淋洗前下降了不到30%。
南京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江蘇某實驗室進行的實驗顯示,當處理條件為水溫80℃、時間為30秒時,菌落總數減少了50%左右。
“科普中國”公眾號曾發文,如果想給餐具消毒殺菌得需要100℃的水,并保持沖洗30秒以上,否則作用不大。但能沖洗表面灰塵,也算是有個心理安慰,用著舒心。
總體來看,廣東人燙碗有一定的清潔效果,但消毒殺菌效果有限。燙碗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浮塵或油污,也能沖洗掉部分沾在碗筷表面的細菌和病毒,還可以去除部分餐具上可能殘留的洗滌劑。
來自廣州的美食專家勞毅波曾認為,在廣東的大街小巷,餐前燙碗早已超越單純的清潔行為,演變為鐫刻在地域文化基因中的儀式。
媒體評論:
批評廣東人燙碗,是對地域文化的嚴重無知
5月27日,南方日報發表相關評論,全文如下:
不曾想,廣東人吃飯前習慣用開水燙碗,居然也成為“不文明習慣”了。
近日,一位自稱“11年茅臺集團特聘顧問”的專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視頻,他直言:“非常反感廣東人用開水泡自己的碗筷,那個場景讓我覺得非常糟糕,甚至惡心。”
這一言論如導火索般,在輿論場中引發劇烈震蕩,相關話題迅速攻占各大社交平臺熱搜榜,成為全民熱議的焦點。
不排除這樣的驚人之語,是一些“磚家”的故意為之,不過是為了在流量浪潮中博取眼球而已。對這樣的無聊炒作,完全可以一哂了之,或者干脆無視。但想不到的是,社交媒體上居然還有諸多“杠精”附和,認為這是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
他們“非常理性”地認為,幾秒鐘的過熱水達不到殺菌效果,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和“心理安慰”。但若真從科學角度看,燙碗也確實有一定的清潔效果。比如有實驗表明,當燙碗的水溫為80℃、時間為30秒時,菌落總數減少了50%左右。
更重要的是,這是對地域文化的嚴重無知。有網友說,小時候家里沒有消毒條件,不知道碗有沒有被蟑螂爬過,燙一下心里踏實。有人說,這一傳統來源于廣東的茶文化,泡茶時需要洗茶具、濾洗茶葉,這種禮儀逐漸演變為了餐前清洗餐具的習慣。
無論如何,廣東人燙碗,絕不是憑空構造出來的,而是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背后承載的是心理潔凈儀式。也正因為它是有意義的,有趣味的,才能自發傳承下來。只需要去街頭看一看,如今不少外地人來廣東吃飯,不也是迅速融入了這種文化嗎?
在全國各地,地域習慣普遍存在。這是不同生活環境、民俗民風塑造的獨特生活邏輯。對這些不一樣的習慣,可以不了解,但上下嘴皮子一動,就開始攻擊,甚至侮辱、謾罵,這就大可不必了。否則,暴露的就是跳梁小丑的嘴臉而已。
外出就餐如何保證飲食衛生?
1. 選擇正規餐廳
正規餐廳的衛生情況更有保障,餐具衛生合格率較高。
2. 自備餐具
如果你每天都需要在外就餐,又擔心餐廳餐具的衛生情況,可以自備餐具。
3. 辨別消毒餐具是否合格
很多餐廳的餐具都是包裝好的,使用前可仔細觀察塑封膜是否干凈、完整,包裝上是否清晰標注了廠家地址、聯系電話、保質期。餐具表面是否光潔,不得有附著物、無雜質、無油漬、無泡沫、無異味。
對此,你怎么看?
(廣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