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這個詞其實是一個中性詞,沒有什么絕對的好壞之分。只要我們耍點小性格不引起別人的強烈反感、不對別人和自己造成巨大傷害,其實也就那么回事。
比如我們在教育小孩的時候,尤其是男孩子,有時候會不會說“這傻孩子三腳踹不出一個屁來,沒點個性,將來沒啥出息”?比如小年輕談戀愛,很多小女孩都會跟自己的男朋友撒撒嬌甚至無理取鬧一下,是不是很多男孩子還就吃這一套?
所以,個性、任性這些東西,大家都可以有,甚至應(yīng)該要有。
但是大家也要知道,咱們中國的傳統(tǒng)和文化是特別講究中庸之道的,咱們干啥事都得講究個度。所以大家千萬不能個性太強,尤其是那種帶有巨大攻擊性的個性強硬。任性亦是如此,一定要在別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圍內(nèi),且不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巨大傷害。
這里跟大家多講一點哈,其實怎么任性是一門學(xué)問。不信,大家去看自己周圍的人,一定會有一幫人因為個性鮮明、雷厲風(fēng)行而備受追捧,而又有一幫人因為個性強硬、任性自我而招人厭惡。為啥會這樣?因為他們?nèi)诵缘臈l件和環(huán)境不一樣嘛!沒有絕對正確和錯誤的選擇,只有相對合理的選擇。
今天咱們要講一講歷史上比較著名的西漢景帝年間吳楚七國之亂。這次社會動亂事故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之所以爆發(fā)了,主要責(zé)任其實在剛剛上位的漢景帝身上,這位爺耍個性耍過頭了。
漢景帝劉啟是漢文帝劉恒的庶長子,這個原本沒有機會繼承皇位的幸運兒因為一系列陰差陽錯的原因,在十歲的時候被漢文帝立為了皇太子。
劉啟這孩子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子不類父的,這孩子一點也不像他爹劉恒那樣性格溫和,而是有點熊孩子性格,手黑心狠。比如他在當(dāng)太子期間,有一次跟自己的堂兄弟吳國太子(吳王劉濞的兒子)下棋鬧了不愉快,這貨當(dāng)時也就十幾歲吧,居然直接端起棋盤把吳國太子給砸死了。
大家不要懷疑,劉啟這貨放到現(xiàn)在絕對比“我爸是李剛”那位坑爹貨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為什么年紀(jì)輕輕就敢一言不合激情殺人?因為他爹是皇帝、他是太子,他覺得他殺誰都不會有什么嚴(yán)重后果唄。這就叫魔鬼般的有恃無恐。后來,劉啟確實屁事沒有,吳王劉濞雖然白白死了一個接班人,鬧了一下情緒,也無奈地接受現(xiàn)實了。
這里又要說一句了,其實漢景帝后面的冷峻刻薄,他爹漢文帝是要負(fù)很大責(zé)任的。為啥呢?你的兒子、你的接班人都這么明顯地表現(xiàn)出暴戾性格了,你這個當(dāng)皇帝的、當(dāng)?shù)囊s緊找一些性格溫和的老師去調(diào)教他,去中和、平息他的戾氣才對呀!但漢文帝給漢景帝找了什么樣的一個老師呢?同樣激情四射的晁錯。你這不是火上添油嗎?果不其然,劉啟和晁錯迅速感情升溫,那關(guān)系都快趕上情同父子了。
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晁錯也因此被提拔為內(nèi)史(相當(dāng)于漢景帝的秘書長)。一朝天子一朝臣嘛,這沒什么大問題。
但這兩位很有想法的人湊到一起,基本上也就沒有別人太多的事情了,反正漢景帝一開始是經(jīng)常跟晁錯膩歪在一起的。有啥事,也不帶跟群臣商量的,倆人私下一協(xié)商,然后就“說了算,定了辦”。反正就是搞得很多人心里都不爽了。
但是漢景帝和晁錯在乎其他人心里的不爽嗎?在乎個屁!這天下都是我們師徒倆的,你們的感受不重要。
所以沒過多久,文帝舊臣就忍無可忍想要扳倒晁錯,畢竟不能直接對漢景帝動手嘛。但又奈何不了漢景帝護犢子,最后丞相申屠嘉告罪而退,不久病死。而群臣聲討的晁錯反而因此補缺成了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了。
然后,這對有著各種奇思妙想的師徒趁熱打鐵地整出了很多事情來。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晁錯于景帝二年(前155年)向漢景帝提出的《削藩策》。注意這個時間點哈,說明這倆真的是不帶半點耽擱的,時間緊、任務(wù)重,大把時光不能虛度,一定要抓緊時間搞事情。漢文帝在位23年都一直在克制的削藩,漢景帝上位第二年就要如火如荼地推進(jìn)了。
晁錯積極推行削藩的理由是什么呢?如下: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晁錯這個削藩理由成立不成立呢?明面上當(dāng)然是成立的。你們這些諸侯王跟皇帝注定要分道揚鑣,為什么我不先對你們動手呢?先下手為強嘛!但這種事情真的有這么簡單嗎?人家匈奴也注定跟你們大漢尿不到一壺去,你怎么不去打他們呢?怎么要送女人、糧食和財寶去穩(wěn)住他們呢?這不是純張口就來的瞎扯淡嗎?反正如果晁錯說的真的有道理,后世明朝的朱允炆同志可得好好感謝一下晁錯同志。
但這些事對于熱血沸騰的漢景帝和晁錯來說,都不是什么問題。呂后、漢文帝前后兩朝近40年的無為而治給大漢王朝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我們浪一點問題不大。權(quán)力在手,天下我有,我不要你們覺得合理不合理,我們師徒倆覺得合理就行了。
果不其然,晁錯的《削藩策》被漢景帝擺到朝堂討論的時候,各位公卿、列侯和皇族基本上沒人敢公開反對,畢竟飯碗和腦袋很重要。只有漢景帝的親老表竇嬰一個人覺得這事暫時條件不成熟而堅決反對。竇嬰為什么敢當(dāng)這個圣斗士呢?因為背后有他姑媽竇太后保駕護航,漢景帝和晁錯至少不敢對他動刀子唄!
但是竇嬰的堅決反對沒毛用,漢景帝有沒有把竇嬰給徹底恨上不好說,反正晁錯是徹底把竇嬰給恨上了,然后削藩工程還是繼續(xù)推進(jìn)。
剛好這一年冬,楚王劉戊進(jìn)京來述職了。好家伙,你可真會挑時間,這么巧地往槍口上撞,怪不得別人哈。于是,晁錯借機說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誅殺他。殺了他,楚國不就可以撤銷藩國了?
但是不好意思,漢景帝是典型的又菜又愛玩,他覺得就這么把楚王一擼到底很難給輿論一個解釋,于是便以什么親情可貴為由,法外開恩,免了劉戊的死罪,改為削減東??ぷ鳛閼土P。說句實在話,漢景帝這種腦回路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你要么就不拿楚王開刀唄,既然選擇了劉戊開刀了,那削掉他一個郡和直接殺死他有什么區(qū)別呢?活下來的劉戊會對你感恩戴德?會永不反叛你?
緊接著,漢景帝又以兩年前趙王劉遂有罪為由,削去其河間郡;以膠西王劉卬之前售賣爵位時舞弊為由,削減其六個縣。
不管別人怎么看待漢景帝的削藩操作,如果劉邦泉下有知的話,一定會忍不住要從棺材里爬出來狠狠地扇劉啟幾巴掌的。我劉邦怎么有你這么一個糊涂孫子呢?你爺爺我和你老爹漢文帝那么多經(jīng)典示范,你是一個也沒學(xué)會呀!翻舊賬有意思嗎?找人去釣魚執(zhí)法嘛,人贓俱獲不更有說服力?把他們召進(jìn)京,先控制起來再說也行呀!又或者,先抓一個典型,安撫好其他諸侯王,各個擊破嘛……你這一開始就到處拉仇恨,還對他們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傷害,這不是逼著他們聯(lián)合起來狗急跳墻嗎?
果不其然,還沒等削藩的刀子砍向?qū)嵙ψ顝姷闹T侯王吳王劉濞時,劉濞就被打草驚蛇了。劉啟當(dāng)年敢拿棋盤砸死我兒子,果然不是什么善茬,既然如此,咱們也就魚死網(wǎng)破吧。于是便親自前往膠西國,與剛剛受到重大侮辱和傷害的膠西王劉卬約定反漢,事成之后,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
膠西王劉卬其實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相信劉濞這種鬼話的,什么分治天下?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騙人的。兩個男人能夠共一個老婆嗎?忽悠誰呢?但架不住漢景帝給他釋放的信號實在是太危險了。當(dāng)年買賣官爵可是你爹漢文帝采納你老師晁錯的意見發(fā)起的,現(xiàn)在你突然說我舞弊貪污,捅我一刀,這不擺明我以后的日子不好過嘛!既然如此,那你也別想好過。所以,劉卬立馬同意劉濞的約定,并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
吳王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
相當(dāng)于,劉濞迅速聯(lián)絡(luò)了齊、楚、吳等大半個大漢帝國來跟漢景帝打擂臺了。
而漢景帝這邊是什么反應(yīng)速度呢?等吳王劉濞聯(lián)絡(luò)好復(fù)仇者聯(lián)盟之后,他才慢騰騰地降詔削奪吳王劉濞的鄣郡、會稽郡。就這辦事風(fēng)格,真的是吃翔都不一定趕得上熱的。
詔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立即謀殺了吳國境內(nèi)所有朝廷派遣的二千石以下官吏,聯(lián)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劉濞征募了封國內(nèi)14歲以上,60歲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眾30余萬人,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jié),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cè)” 的名義,舉兵西向,從而開始了西漢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
盡管“吳楚七國之亂”最后在短短的三個月內(nèi)就有驚無險地被平定了,但咱們還是要客觀地講一下,這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非常給漢景帝減分的。干的都是一些什么屁事?這事完全是可以避免的,至少是應(yīng)該延遲的,結(jié)果被你給引爆了。引爆了之后,又各種又愛又愛玩,沒魄力、沒擔(dān)當(dāng)……皇帝應(yīng)該這么當(dāng)嗎?
咱們之前講過,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之后,其實形勢非常不樂觀,大漢的皇帝要想完成中央集權(quán),還任重道遠(yuǎn)。異姓王、外戚集團、軍功集團、劉姓藩王,這全都是要解決的問題點,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劉邦打下江山之后,就沒過幾天安穩(wěn)日子,拼了老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把異姓王的問題基本解決了;然后呂后專權(quán)15年,軍功集團跟外戚集團火拼,又把外戚集團的問題解決了。漢文帝上位之后,用“列侯之國”和“眾建諸侯少其力”這兩招,也已經(jīng)把軍功集團和劉姓藩王馴服得差不多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你漢景帝咋就不知道按部就班呢?按照你爹的既定思路繼續(xù)溫水煮青蛙,這很難嗎?
咱們不妨假設(shè)一下,如果漢景帝真的有他爹漢文帝那樣的格局和水平,景帝一朝的日子簡直不要太美妙。
“吳楚七國之亂”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會出現(xiàn),所有諸侯王都會被安樂死。比如吳王劉濞已經(jīng)一把年紀(jì)了,活不了幾年了,等劉濞一死,把吳國分成幾個小國,他們還敢反嗎?你漢景帝自己看看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如果不是你爹已經(jīng)把諸侯王分化得差不多了,你自己捫心自問一下,你能那么快平定嗎?齊地的那些諸侯國是不是因為自身勢力太小了而變成了觀望者?
已經(jīng)被馴化成了乖乖貓的軍功集團還用得著你漢景帝后面費盡心思去削弱他們嗎?沒有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天大戰(zhàn)功,周亞夫等人起得來嗎?敢跟你叫板嗎?敢阻止你廢太子嗎?敢硬懟你給外戚封侯嗎?敢公然駁斥你安撫匈奴降將嗎?結(jié)果,是你給了軍功集團重新崛起的機會,然后又忘恩負(fù)義對周亞夫落井下石,最后背上了“誅殺功臣”的千古罵名,可滿意了?
還有你的親弟弟梁王劉武,你可知道他為什么那么硬氣?因為從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來看,你能坐穩(wěn)皇位確實有他極大的功勞呀。在他心里,他不認(rèn)為他是你的臣弟了,他認(rèn)為他是你的救命恩人,對大漢江山有再造之功,所以他想當(dāng)皇帝有什么錯呢?
還有,你漢景帝殺師、殺子等歷史罵名不都是因為削藩這件事而起嗎?晁錯建議你削藩,你愉快地答應(yīng)了,但結(jié)果七國之亂剛一爆發(fā),你就把晁錯當(dāng)成炮灰給殺了。殺了還不算,還是騙殺。騙殺也還不算,殺了晁錯還沒有屁用……還有你后面想廢掉太子劉榮,如果沒有軍功集團擁立劉榮跟你對著干,你犯得著殺劉榮嗎?虎毒尚且不食子,你逼死了兒子劉榮之后你自己良心能安嗎?
所以,漢景帝這個人在歷史上的風(fēng)評確實很有爭議,講句難聽點的話,他要是沒一個好爹給他鋪路和一個好兒子給他兜底,他真的就跟明君扯不上半毛錢關(guān)系。漢景帝除了一個“文景之治”(跟康乾盛世中的乾隆一個德性)和選了一個好接班人外,還真就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
其實話說回來,漢景帝這孩子比他爹漢文帝的史學(xué)借鑒意義是要更大一些的!因為漢文帝那種天生的政治天賦是一般人學(xué)不了的,但漢景帝的性格和作風(fēng)是更具代表性的。
大家想一想,劉啟要是從小跟他爹劉恒一樣的生活處境,那將是多么有趣的一個畫面呀!他敢這么放飛自我嗎?所以,朋友們,惡人還需惡人磨,劉啟就是沒有挨過什么生活毒打,再加上從小就生活在各種寵溺之中,所以才會把個性當(dāng)飯吃的。
這種人進(jìn)入社會或者去主持工作,身邊一定要有一個相當(dāng)理性、冷靜、溫和、睿智的互補式良師益友,要是干柴碰到烈火,那必將是一場難以避免的重大火災(zāi)。其實,劉啟和晁錯這對組合多少有點這意思。都是想急于證明自己的人,湊一堆了,不玩?zhèn)€激情與速度才怪。
其實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給那些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或者那些剛剛走上管理崗位的管理層看的,咱們其實每個人都跟漢景帝一樣滿腔熱血、激情四射,這談不上什么好與不好,只是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記,要在特定的人生階段、外部環(huán)境下,學(xué)會去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合理化。漢文帝其實也想削藩,但因為條件不成熟,所以一克制就是20多年;漢景帝也想削藩,但是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大刀闊斧,最后草草收場。這其實就是水平的差距。
最后,再多說一句,釋放個性、任性妄為這些都是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的。比如條件更成熟的漢武帝其實就是被個性成就的,但被漢景帝腰斬于市的晁錯明顯就是被激情和個性給害了。漢景帝是屬于居中的,受害了,但是底子厚,挺過來了,慢慢還債也算上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