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7日,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特朗普政府已暫停新的學生簽證面談,同時考慮擴大對國際學生社交媒體審查范圍。
報道援引一份日期為27日、由國務卿魯比奧簽署的電報說,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要求所有申請到美國留學的國際學生接受社交媒體審查,為準備實施這一審查要求,政府已指示全球各地美國使領館暫停為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簽證申請者安排新的面談。此前已經預約好的簽證面談仍然可以進行。
這些匪夷所思的事,不全是川普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看看關稅戰就知道了,許多都是他手下那群馬屁精,為了表現自己忠誠瞎搞出來的。
這群競爭型馬屁精團隊,國土安全部長搞哈佛表忠誠,那國務卿魯比奧就用簽證這個權力(歸美國務院管)來表忠心,接下來的看點,或許就是副總統萬斯用啥招來表忠心,還有國防部長海哥等人,一個也不能少。
特朗普喜歡跟大學杠,骨子里是反智主義和精英權力的終極較量。
美國大學這幾年日子不好過,特朗普一上臺就盯上了高等教育這塊肥肉。他搞的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直接掐住大學的命脈——錢和學生。
國際生每年給美國高校貢獻幾百億美元,特朗普卻想方設法讓他們滾蛋。這不是腦子進水,而是川普式精心算計。
哈佛大學又成了這里面的頭號靶子。特朗普直接取消它招收國際生的資格,六千多留學生一夜之間面臨驅逐。
哈佛每年靠國際生賺六億多美元,這下直接斷糧。更狠的是,政府還凍結了哈佛二十多億美元的撥款,擺明了要逼它低頭。
為啥非得整哈佛?因為它最不聽話,拒絕配合特朗普政府審查親巴師生,被扣上反猶帽子。但更深層的原因是,特朗普一直把常春藤盟校視為左翼意識形態大本營,必須狠狠敲打。
簽證政策也越收越緊。以前留學生續簽還能遞簽,現在一律面談,麻煩得要死。更離譜的是,特朗普還想讓留學生每年重新申請居留許可,簽證費從一次性200美元變成年年交,這純粹是變著法子撈錢。
最讓人頭疼的是社交媒體審查。簽證官能翻你過去五年的社交賬號,連十五年前的住址和旅行記錄都得交代清楚。如果有留學生因為在微信吐槽過學校,就可能直接被海關遣返。還有人因為兼職被查到,簽證當場作廢。這哪是防恐怖分子,分明是搞文字獄。
那些學機器人、航空、AI的理工科留學生更慘,簽證直接縮水到一年。特朗普說這是防外國偷技術,可美國多少高科技公司靠留學生撐著?硅谷一大半工程師是移民,現在自斷手腳,純屬搬石頭砸自己腳。
哈佛這次選擇硬剛到底,連打八場官司,校長自砍25%工資,動用幾十億儲備金死磕。世界各地高校趁機挖墻腳,紛紛公開喊話歡迎被驅逐的學者。
特朗普越打壓,美國大學的全球聲譽越跌,最后便宜了全世界,這波我挺川普,狠狠地挖美國墻角。
這場博弈背后,是價值觀的撕裂。特朗普覺得大學是特權階層的地盤,必須服從國家意志。大學則認為學術自由是立國之本,絕不能讓步。當權力碾壓知識,受傷的不只是學校,而是整個社會的未來。
留學生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有人被迫轉學,有人突然失去合法身份,連校內打工都成了高風險行為。
律師們則爽歪歪,忙得腳打后腦勺,全國幾十起訴訟逼政府讓步。可就算官司贏了,檔案里的污點永遠抹不掉,以后申請綠卡還是麻煩。
剖析特朗普的思維邏輯,其實也不難理解。帝國江河日下,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本地那些根正苗藍的老鄉紳,都不能保證經費,生存環境急劇惡化。
而外來留學生不管是在大學學習,還是畢業后加入各行各業,對這些毫無競爭力的老鄉紳都會造成碾壓型沖擊。
特朗普的真正目標不是留學生,而是整個高等教育體系。
他借著反猶、國家安全等名義,要徹底改造大學的運行邏輯。取消DEI項目,審查海外資金,連高校認證機構都不放過。這哪是改革,簡直是文化大清洗。
大學能扛住嗎?難說。哥倫比亞大學已經認慫,按政府要求改招生政策。耶魯和普林斯頓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錢是硬道理,聯邦撥款一斷,再牛的私校也得喝西北風。哈佛雖然硬氣,但科研經費一半靠政府,長遠看還是懸。
這場鬧劇最諷刺的是,特朗普口口聲聲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卻親手拆掉培養人才的金字塔。當那些最聰明的腦袋都紛紛逃離,這個國家,也就光剩下口號和敵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