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次時空的幻覺
(小小說.根據史書隨寫,純屬虛構)
□作者/五一
我會把歷史變得象現代一樣伴著電閃雷鳴,你作為一個穿越者,出現在東漢末年一座凋敝的北方小城,這座城市剛被亂軍洗劫,只有幾千居民僥幸存活。他們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我不知道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景:你在眾目睽睽之下,登上城門大聲喊:“你們愿意跟我一起打天下嗎?”并走上了稱霸天下之路的橋段。但我估計在現實中,你除了激動,感覺到的更多是不安。事實上,但凡一個野心勃勃的穿越者來到三國時代,首先該是思索的是一件事:如何取得眾人的信任?只有如此,你才能活下去,才有資格去種田或是爭霸。還有一點最好先確定,自己是否幸運地穿越成了某位地方大員,或者與某個權力家族沾親帶故,那么你的開局將比較平順。這里我們要糾正一個誤區,即東漢末年的混戰顛覆了原有的社會等級,并給了劉備等微寒之人打開了出人頭地的途徑。這固然是事實的一方面,然而,如果你觀察與之并駕齊驅的各種勢力,會發現,當時的群雄,如曹操、袁紹、公孫瓚、袁術、劉虞、王朗等,都有著相當雄厚的背景和根底的。比如說,曹操的父親曹嵩曾出任太尉,養祖父是權傾一時的宦官曹騰;袁紹則出自著名的“汝南袁氏”家族。 事實上,在起步階段,大家族出身的群雄就已經確立了優勢:比如說袁紹,他從189年夏天離開洛陽,到190年初舉兵,實際僅間隔了大約半年,但他迅速卻集結了一支數萬人的大軍,這些都很難由單純的一座城市提供,而需要動員幾個州郡的人力和物資。但這并不意味著,普通人便毫無機會——當然他們要為此經歷更多的挫折,并付出極大的努力,具體來說,一個穿越者除卻要聚攏人心、利用財富,還需要用行動令大族相信,自己可以成為合適的利益代言人——這方面,最顯著的例子是孫堅父子和劉備,前者通過擊殺海盜、討平叛亂獲得了官職,而后者則憑借皇族遠親的身份建起一支民兵,進而謀取了地方長官的職務。雖然他們的發跡史不盡相同,但許多細節卻出人意料地相似: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在努力擴大自己的人脈,并以此提升地位和身份。雖說眾多周知的“桃園三結義”只是小說中的演繹,但毫無疑問,在起兵之初,劉關張三人的密切合作,其實也可以看做“官員(劉備)”“職業軍人(關羽)”“地方豪強(張飛)”三者共同締結的聯盟。桃園結義的背后,其實還有政治、軍事上的合作而到徐州之后,劉備立刻和兩位威望很高的官員建立了聯系,他們就是孫乾和糜竺,在此期間,他將家中的門客和家奴2000人以及大量財富資助給劉備,用來幫助后者擴充實力,同時,劉備還娶了麋竺麋竺的妹妹為妻,也正是對各種關系的利用,使得劉備每到一地,都能獲得極為廣泛的支持。上述做法,只是獲得可靠的政治經濟后盾,并獲得了一塊相對穩妥的根據地,接下來,我們就要把目光放的更長遠一些,并思考一個問題:該采取怎樣的對外方針?因為如果你不積極擴張,就會被大肆擴張的勢力吞沒。當然,一個勢力要擴張,首先要解決的是兵員的問題。前面提到,無論世家出身的袁紹和曹操,還是白手起家的孫堅和劉備,都非常注意一點:這就是同“大族”搞好關系——因為因為“大族”不僅掌控了整個地區的基層政權,還控制了當地的資源和人口。
作為結果,割據勢力必須和大族進行交易。一旦雙方取得互信,大族便會像在企業中參股一樣,為其提供物資和人員,假如其支持的勢力在戰爭中取勝,回報也會隨之而來。在漢末三國時代,許多例子可以證明這種關系。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孫權建立的吳國,實際是江南大族的聯合統治,而孫氏家族的角色,只是一個被推上臺面的利益代言人,這點在其軍事制度中尤其明顯——孫吳的軍隊隸屬于將領本人,而非國家或皇帝,其麾下的將領和謀臣,如周瑜、張昭等,也有著深厚的地方背景,其掌握的土地和士兵則可以世代繼承。 當然,上述手段也存在局限性,因為大族的利益盤根錯節,而且試圖壟斷高官職位,最終會和統治者爆發矛盾:比如曹操早年的功臣荀彧,最終便被逼自殺;而在曹叡和曹芳統治期間,也致力于收回權力,這最終成了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之變”的導火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