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5月31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被人們稱為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等等,它是由最早的祭龍演變而來的,發展至今人們也是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所以說即使是周邊的國家,也是非常重視端午節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四大節日之一,可以說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很多,像包粽子、斗草、踏青、避五毒等等,當然了除了這些傳統的節日以外,在端午節其實還是有很多的禁忌的,這可并非迷信,是老輩人留下的老傳統,更反映出來了人們的智慧,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俗話:“端午5不做,做了災禍多”,哪5不做?并非迷信,看看吧!
1、1不做:不下河游泳
端午節是農歷的5月初5,陽歷的6月份,這個月在古時候,一直被人們稱為“毒月”,而端午節這天,它又是毒月中的“毒日”,所以老輩人的說法是,在這天盡量不要下河游泳,因為端午節這天河里的“溺死鬼”最兇的日子!
當然了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人人們可能覺得是迷信,但是端午節時溫度已經很高了,尤其在北方的溫度,它幾乎已經達到了零上30多度的高溫,即使這樣河里的溫度還是寒涼的,所以如果此時去河里游泳,它也是有可能發生危險,以及風寒的可能,所以還是盡量被下河洗澡!
2、不佩戴香包、五彩繩
在端午節時五彩繩和香包是人們必備的配飾,香包和五彩繩不僅外觀上好看,還有一種獨特的香味,它不僅可以驅蟲,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從古至今這個習俗一直被人們記得,尤其家里有小孩子的,都會佩戴上五彩繩、除了有辟邪的寓意,還有平安的寓意!更有地方會在脖子上佩戴,并稱之為“長命鎖”.
所以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記得給家里的孩子準備好香包、五彩繩,但是需要我們注意一點,就是按照傳統習俗香包、五彩繩帶完是不能隨意丟的,需要在端午節后的第一個雨天,把它們剪下來之后,在仍在雨中,寓意是讓雨水把疾病、霉運帶走!
3、不撿路邊的神像
大家知道在中國人的心中,神像是非常神圣的,所以一般除了寺院、家庭供奉的以外,有人甚至會把神像飾品掛在身上,但是大家如果在路邊遇到神像時,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奇心,把它撿回來,在老輩人心中,被遺棄的神像它依然失去了靈性,如果撿回來可能會受到邪氣的侵入!
所以當我們在路邊看到神像時,不管它有多么的貴重,盡量不要撿回來,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4、不要搬家、動土
端午節雖然是傳統節日,但它其實是一個悲傷的日子,因為在端午節這天,有屈原投泊羅水、伍子胥投錢塘江,此外還有曹娥投曹娥江等,所以這天它并不快樂!因為端午節這天也沒有說:“端午節快樂”的,大家都會說:“端午安康”,所以端午節更重要的是祈福!
其實在古人的眼里,端午節的陰氣又比較重,所以不適合搬家、動土,以免帶來不好的運氣!
5、不采弱小的艾草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所以在端午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艾草,意思就是五毒就會避而遠之。大家知道這個艾草有著特殊的氣味,所以它最重要的就是驅蟲,祛毒!
因為這個艾草是帶有獨特氣味的,所以我們在采摘的時候,盡量不要采摘弱小的,因為一些弱小的、打蔫的艾草,可能達不到驅蟲的效果!況且在傳統的意義上,這樣的艾草也不吉利!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拜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