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一場主題為“粽情滿溢承傳統 佳節同歡享安康”的端午主題手工活動在南京離休七所生活服務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南京離休七所、秦淮軍休三所與西華東村社區聯合舉辦。老干部們與工作人員齊聚一堂,通過編織香囊、縫制端午掛件等傳統工藝,共話民俗、追憶往昔,在指尖流轉中傳遞文化薪火。
一針一線織安康,紅色銀齡守初心。活動現場,桌子上整齊擺放著彩色絲線、艾草、錦緞布料、流蘇穗子等材料,手工老師耐心示范:“香囊繩結要先繞三圈,再用金線在邊緣鎖邊,艾草要均勻鋪在夾層,既留香又挺括。”老干部們興致勃勃地動手嘗試起來。有的老干部穿針引線時略顯生疏,工作人員立刻上前幫忙,手把手地協助他們將絲線穿過細小的針孔;有的老干部在裁剪布料時拿不穩剪刀,工作人員就輕輕扶住他們的手,慢慢裁剪出規整的形狀。在一對一的指導下,老干部們逐漸掌握技巧,五彩絲線在指間翻飛,不一會兒,繡著“平安”“福康”字樣的香囊雛形初現,艾草的清香與布料的經緯交織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紅繩與銀針交織。制作端午掛件時,創意火花不斷迸發。有的將金線與紅繩交錯編織,編出層層疊疊的如意結;有的用銀針繡出“歲歲平安”的吉祥話。工作人員穿梭其間,時而遞上一枚配飾珠,時而幫忙調整繩結角度。老干部們互相交流著編織技巧,遇到困難時彼此鼓勵,在歡快的氣氛中,一個個精美的端午掛件逐漸成形,眾人的臉上紛紛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活動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干部格外引人注目。他曾是原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如今102歲高齡的離休干部劉承基。“過去拿手術刀在顯微鏡下給患者做神經縫合,精準到毫米;現在做手工,反倒要跟這‘不聽話’的絲線較勁。”劉承基笑著說:“今天這樣的活動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關懷和溫暖,也讓我們有機會親身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承中,非常有意義。”
南京離休七所的工作人員王聰穎全程參與活動,她深有感觸地說:“看著老干部們認真的樣子,突然明白這些手工藝品不僅是裝飾,更是情感的載體——老干部們把對軍旅的情懷、對生活的熱愛都縫進了香囊和掛件里。”
南京離休七所負責人王三中表示:“今天我們用雙手編織的不僅是香囊掛件,更是軍民共融的溫情紐帶。老干部們曾用青春守護家國,如今我們以傳統手藝為媒,讓紅色精神與傳統文化在指尖交織。未來我們將繼續搭建銀齡傳承平臺,在互動中煥發新的生命力,讓每個傳統節日都成為情感交融的溫暖驛站,打造更豐富、更溫暖的精神家園。”通訊員 肖暢 桑媛媛 現代快報/現代+袁永紅 主辦方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