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陳晨 岳致呈 實習生 王心銘
“我們家的端午節,能過一個月。”5月27日下午,看到店外排起的長隊,濟南榮記粽子的老板李玲玲如是說。
臨近端午,傳統美食粽子的銷量愈發火爆。位于濟南市歷下區甸柳莊附近的榮記粽子,從進入5月以來,幾乎天天有人排隊購買。盡管店鋪早上7點開門,但有顧客早上5點半就趕來排隊,長達百余米的隊伍中,不乏從濟陽甚至淄博等地趕來的顧客。
老板李玲玲曾是一位數學老師,2023年辭職創業,也是為了實現母親的心愿,開了這家粽子店。近一個月來,榮記粽子已經賣出了約15萬個粽子。
粽子店門口天天排長隊
“這么長的隊,是免費發粽子嗎?”5月27日下午2點多,一位市民在路過歷下區甸新北路的榮記粽子時,看到門口排起的長隊,好奇發問。
正在店外“安撫”排隊顧客情緒的老板李玲玲聽到后,連忙擺手解釋,“我們哪敢搞活動,不搞活動都忙不過來了。”
即將迎來端午節的這個5月,榮記粽子的生意格外好。李玲玲介紹,店里有十幾個包粽子的工人,每天馬不停蹄,最多也只能包約5000個粽子,可這個數量根本不夠賣。
店鋪每天早上7點開門,晚上9點關門,從進入5月開始,店門口基本都是排隊的景象。
李玲玲曾經問過一位排在首位的顧客,對方表示,自己早上5點半就來排隊了。最近每天早上店鋪開門時,排隊的顧客達百人,隊伍拐個彎,排到了另一條街。
線下的顧客,經常有人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購買,導致很多從濟陽甚至淄博等地特地趕來買粽子的顧客,在排了很久的隊后空手而歸。臨近端午,眼看前來排隊的顧客越來越多,為了防止再出現上述情況,李玲玲決定從5月25日開始限購,店門前也掛起了“限購20個”的牌子,但“還是供不應求”。
看到這種場景,李玲玲既開心又擔憂,于是她有空便出現在隊伍旁邊,安撫或因等待或因缺貨而不滿的顧客。
看到攜帶攝像機前來拍攝的記者后,一位剛買到粽子的老人不滿地說道:“還宣傳?再宣傳更買不上了。”
這位老人來自北京,今年已經80歲了。這次來濟南出差,想起朋友向他推薦的榮記粽子,沒吃午飯就趕來排隊購買。老人本打算買100個粽子帶回北京送給好友,結果因限購只買到了20個。
“不用宣傳,粽子好吃我就替你們宣傳。”老人揮揮手,仍然沒有擺脫沒買夠粽子的“憤怒”。
注意到老人的情緒后,李玲玲連忙趕去安撫:“不好意思,最近買粽子的人實在太多了。不如您加我微信,等忙過端午,我把粽子給您寄過去。”
“來買我們粽子的大多都是老顧客和他們介紹的新顧客。”李玲玲告訴記者,粽子不僅是她和媽媽之間的聯系,“現在也成為了鏈接我和顧客之間、鏈接顧客之間的紐帶。”
當數學老師決定賣粽子
榮記粽子這家開業不足3年的小店,為什么會這么火?李玲玲向記者講述了開店背后的故事,或許這就是答案。
2023年之前,李玲玲其實是濟南市槐蔭區一名有著十幾年教學經驗的數學老師。雖然在工作中她獲得過不少成績和榮譽,但仍然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和不甘。
“我的人生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呢?”夜深人靜的時候,李玲玲常常這樣問自己。
為了對抗這種迷茫,李玲玲在2018年到2022年間讀了500多本書,也在此期間系統地學習了商業等多個領域的知識。
事情的轉機發生2023年,這年母親段希榮正好60歲。
“我和弟弟的求學之路是靠媽媽去南方打工包粽子支撐的,媽媽也一直夢想著能開一家自己的粽子店。”李玲玲說,考慮到做生意的風險,以及失敗后對生活造成的巨大打擊,媽媽從來沒有嘗試過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粽子對于李玲玲來說不只是一種食品,還寄托著母親和她之間的愛。
“我從來沒有那么深刻地認識到時間不等人。我想,再不去幫我媽媽實現愿望的話,可能這輩子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于是,一方面為了實現母親年輕時的夢想,另一方面也想用學到的知識開拓生活的新版圖。2023年10月,榮記粽子正式開業。而店鋪的命名,正是取自母親的名字。
南方肉粽如何征服北方胃?
從開業時的忐忑到實現盈利,榮記粽子用了半年的時間。
李玲玲回憶:“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粽子店。房東甚至不愿把門店租給我們,路過的人也質疑在北方開粽子店不現實。”因為二十多年來,母親段希榮擅長制作的是南方的肉粽,在濟南開一家以南方口味為招牌的粽子店無疑是困難的。
“最大的困難還是飲食習慣,北方人的觀念里就覺得粽子不應該是咸的。”最初,李玲玲自己也不確定創業到底能否成功。
針對這個難點,李玲玲決定用試吃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質量和口味夠好,就能被大家接受。”于是在顧客前來買甜粽時,李玲玲會極力推銷店里的特色肉粽。一段時間下來,李玲玲發現,大家的接受程度還不錯,“榮記粽子的所有粽子都是現煮現賣。”
越過購買的窗口,顧客能清楚地看到,工人們圍坐在米盆和箬葉前包粽子的身影。
粽葉用的是南方高山箬葉,米要用五常糯米,連調味用的鹽都經過十幾種香料的炒制……從一開始選材料、包粽子、上鍋蒸,最后到顧客的手中,前后共有16道工序,李玲玲認為,自己家的粽子在每一個環節都足夠講究。
“我們家的粽子贏就贏在用心。”李玲玲說,只要顧客吃過覺得好吃,下次就會再買,甚至還會推薦給親朋好友來買,“這樣我們的生意就做起來了。”
店鋪外是排隊的顧客,店鋪內是忙碌的店員和包粽子的工人。在店鋪內跟工人一起忙碌的段希榮,偶爾抬頭看到門外排隊的顧客和不停接電話、安撫顧客情緒的李玲玲,覺得“累得很快樂”。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