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辦,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河南省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聯合承辦的第25屆心律學大會暨2025年河南省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學學術年會(CHRS 2025)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5月24日下午,在“房顫脈沖消融-臨床實踐”專場上,國內外知名大咖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房顫脈沖消融(PFA)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學術進展展開深入探討,旨在加速PFA技術的規范化臨床應用推廣,共同勾勒心律學事業的蓬勃發展新藍圖。
PART.01
Ouyang Feifan教授:PFA時代的持續房顫導管消融策略選擇
德國漢堡大學Eppendorf醫院Ouyang Feifan教授基于最新循證證據,深入解析了PFA時代背景下,持續性房顫患者導管消融的策略優化選擇。
Ouyang Feifan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在對肺靜脈隔離(PVI)治療敏感的持續性房顫患者中,基于脈沖場的肺靜脈隔離(PVI)與傳統方案療效相當。目前,采用單次發射裝置的PFA可實現左心房后壁和峽部的隔離,但可能誘發左回旋支冠狀動脈痙攣。
理論上,聯合Marshall靜脈乙醇注射治療可促進左心房峽部的傳導阻滯,并最大限度減少PFA的應用次數及冠狀動脈痙攣的發生。PFA和射頻消融的聯合應用有望成為臨床實踐中的優選方案,或可在所有心律失常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PART.02
龍德勇教授:房顫脈沖消融患者選擇與全程管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龍德勇教授指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房顫術后復發者均可應用PFA。PFA的選擇主要取決于麻醉風險、腎功能、左心房金屬植入物和阿托品禁忌證。
在圍術期管理方面,PFA術后食道損傷小,質子泵抑制劑(PPI)并非必需用藥。PFA消融前予以硝酸甘油可預防冠脈痙攣。值得注意的是,PFA術后出現溶血不等于腎損傷,術前進行水化以及導管穩定貼靠可減少腎損傷風險。PFA術后應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AAD)可減少復發風險。
龍德勇教授強調,應盡量避免在有左心房植入物(如,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CIED]、左心耳封堵術[LAAC]等)的患者中應用PFA。此外,PFA潛在危險仍不容忽視,患者術后心肌酶、肌紅蛋白、肌酐、乳酸脫氫酶、結合珠蛋白等生物標志物相較于射頻消融顯著升高,且放電越多、風險越高。
PART.03
薛玉梅教授:房顫脈沖消融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
廣東省人民醫院薛玉梅教授聚焦房顫PFA的并發癥防控,系統闡述了并發癥的預防與規范化處理策略,為臨床安全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PFA技術的進步(導管形態,能量參數等)減少了食道、膈神經損傷風險,但仍需要警惕PFA特有并發癥的預防和管理,例如冠脈痙攣、溶血與腎功能損傷。PFA消融二尖瓣/三尖瓣峽部之前,提前予以硝酸甘油處理可預防冠脈痙攣。建議通過冠脈造影盡可能避免靠近冠脈主要血管區域放電,同時盡可能減少在冠脈區域反復疊加放電。
較少放電次數、避免懸空放電、術前/術中補液可能減少溶血風險。隨著三維系統在PFA中的應用,結合提示貼靠的工具(TPI,壓力技術)的使用,PFA的精準消融可能大大減少不必要的放電,將有助于減少溶血和腎功能損傷事件。
PART.04
張勁林教授:PFA能造成二峽消融線透壁損傷嗎?——臨床初步經驗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的張勁林教授結合豐富的臨床病例,深入剖析了影響PFA二尖瓣峽部線消融阻滯率的關鍵因素。
張勁林教授指出,不同類型PFA能量強度(場強)、消融導管類型(花瓣、環形、點狀、小球形)、患者自身解剖特點(冠狀竇粗細)以及是否聯合Marshall酒精消融等因素均可能影響二尖瓣峽部線消融阻滯率。臨床實踐中,需基于患者個體解剖特征與病理生理狀態,精細化制定PFA治療方案,通過參數優化與技術整合實現消融策略的精準化,為患者帶來更顯著的臨床獲益。
PART.05
喬慶教授:房顫脈沖消融的麻醉選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喬慶教授從麻醉醫生視角,深入探討了PFA的麻醉方案選擇經驗。
PFA術中患者可能出現情緒緊張、局部疼痛和胸悶不適等癥狀。在進行麻醉手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術前評估,包括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氣道評估和臟器功能評估。全身麻醉主要適用于術中體動、疼痛明顯、操作困難和氣道梗阻的患者。
喬慶教授強調,麻醉可能存在呼吸抑制、氣道梗阻、反流誤吸和循環抑制的風險,麻醉管理需遵循“劑量宜小不宜多、選藥宜簡不宜雜、給藥宜慢不宜快和處理宜早不宜遲”的原則,在保障手術操作舒適性與安全性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不良事件發生風險,為PFA技術的臨床應用提供更優化的麻醉管理范式。
CHRS不僅見證了心律學領域的日新月異,更承載了每一位同仁的執著追求與無私奉獻。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與智慧的交融中,共同書寫了心律學發展的壯麗篇章。此次“房顫脈沖消融-臨床實踐”專場緊扣國內外學術前沿,邀請國內外頂尖專家,全面展示了PFA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學術進展,為心律學領域的學術創新與臨床實踐發展注入新動能。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與技術迭代的持續突破,期待PFA可以為房顫患者帶來更優化的治療選擇與更顯著的預后改善,共同擘畫心律疾病診療事業的璀璨新藍圖。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