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曲阜5月28日電 (記者 韓星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8日早晨,聽著清脆鳥鳴,聞著淡淡杏香,30位香港青年坐在孔廟杏壇的樹蔭下朗誦《論語》經典名篇。
這是“I SEE·I KNOW香港青年認知祖國活動-山東線”活動的第二站山東濟寧曲阜。30位香港青年參觀孔府和孔廟,在歷史悠久的古建筑中身臨其境地學習儒家經典,感悟儒家修齊治平的智慧。
5月28日,“I SEE·I KNOW香港青年認知祖國活動-山東線”活動走進山東濟寧曲阜。圖為參訪團在孔廟杏壇朗誦《論語》經典名篇。 (主辦方供圖)
“對我而言這是一次非常獨特的體驗。”參訪團隊員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亞洲)總裁辦公室助理經理薛琬荷從小就喜歡讀《論語》,她告訴記者,此情此景讓她仿佛看到孔子與弟子們圍繞大學之道展開交談,用道德教化把大家凝聚在身邊。
薛琬荷向記者提到,她留意到孔廟中矗立著唐、宋、金、元、明、清等各朝代的石碑,“有種民族大融合的感覺。”這也給了薛琬荷啟發,“香港青年也要不斷加強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
“孔子倡導‘有教無類’,他的學生上到貴族,下到販夫走卒,大家一起學習、討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同時,孔子還會因材施教,非常了不起。”參訪團隊員、中國人民保險(香港)有限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助理陳德洋表示。
在觀看開城儀式、游覽孔廟和孔府后,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發展部綜合管理高級經理陳莎莎坦言,她深切感受到了泱泱華夏禮儀之邦的氣勢,也由此加深了對自己是炎黃子孫的認知。走在孔廟里,每一處石碑、建筑、牌匾,甚至是樹木,都刻有歷史印記,“在這里可以直接用手觸摸到歷史的滄桑。”陳莎莎印象最深的是一棵已有逾2000年樹齡圓柏,“它像是守護孔子家園的衛士,見證時代變遷,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圖為參訪團參觀孔府。 (主辦方供圖)
參訪團團長、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簡稱“中企協”)山東企業分會執行會長、華魯集團副總經理程學展表示,此次“I SEE·I KNOW”系列活動走進山東,讓香港青年對山東建立了初步的認知。后續中企協還會組織更多在港青年來山東,創造機會讓大家回來走一走、看一看。
“I SEE·I KNOW香港青年認知祖國活動”是中企協自2017年發起的青年交流活動品牌。本次“山東線”活動由中企協主辦、中企協山東企業分會承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