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拼多多上買了一個東西,比市場均價便宜了兩千多塊錢,真的有被驚喜到。
但是,在使用拼多多 App 的過程中我還是發現了一些小細節。
同時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一款產品對用戶心智、體驗、認知的影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以及,產品設計中究竟該如何平衡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
先說說我到底買了個啥。
一臺富士相機,型號 XM5 配一個 15-45 的鏡頭套機,價格 6499 元。
然而,同款機型、同款顏色、同樣配置的 XM5 套機,現在的市場均價都在 8000 多,即便是閑魚二手也在 7000 多。
你可能會好奇,一臺原價 6499 的相機為什么還漲價銷售?
如果對富士相機有所了解的讀者應該知道,他們家的很多產品都是市場稀缺貨,熱門款都是高溢價。
比如當下最火的富士 X100VI 相機,溢價甚至超過 3000 塊,但還是有很多人買。
有供需不平衡的地方就一定有溢價空間,自然也會聚集黃牛。
因此,很多黃?;钴S在各大平臺搶購富士相機,然后再加價賣掉。一方面讓想買的人買不到,另一方面愈發營造了供給稀缺。
就連很多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的平臺賣家也都是加價出售,甚至加價都缺貨。
至于背后的原因,既有富士產能問題,也有市場熱度助推,更多的是由此產生的供需不均衡。
因此,富士相機也被稱為「電子茅臺」。
沒辦法,這就是富士,屬于原價買到就賺到的那種。
其實想買這臺相機有一段時間了,上周去日本時還專門去很多線下門店看過,全部缺貨。
然后我又在京東、天貓、淘寶上蹲了幾天,也全部沒貨,偶爾會有官方旗艦店放出少量貨源,基本也是一秒沒,根本搶不到。
可當我打開拼多多 App 搜索富士 XM5 時,看到了這一幕,當時時間大概是晚上 7 點半左右。
最熱門的銀色套機,券后價是 6499 元,原價!
起初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潛意識里覺得這是不是什么套路,所以沒有第一時間下單,還反復跟客服確認了一下。
前后也就一兩分鐘的時間,被搶光了。
等我再進去時,價格就變成了這樣。
從用券后 6499 元直接變成了 8999 元,漲價 2500 元,我的第一反應是商家哄抬價格。
我想,這不坑人么?
時間來到晚上 8 點,我再次點進了這個商品鏈接,結果又看到了銀色 XM5 的原價套機,商家賣 6899,補貼后 6499。
很可惜,當我下單時還是手慢了。
后面當我再進去時,價格又變成了這樣。
細心的讀者或許發現了,除了價格同樣上漲之外,這次進入的頁面和之前那個是有所不同的。
之前的銀色 15-45 套機價格是 8999 元,而這次卻是 7999 元。
說實話,我又覺得拼多多是在坑人了,這么亂的么?
從晚上 8 點開始,我一直重復刷新進入這個頁面,期間碰到過兩次恢復原價的情況,隨后又變成漲價。
我預測,9 點還會有一波貨放出來,因為頁面上寫著 21 點搶券,于是就沖著一把了。
果不其然,9 點一到我就刷新頁面,眼疾手快之下終于被我搶到了。
仔細觀察后發現,我覺得這里面是有規律的。
先思考這么一個問題:拼多多的商家在明知道熱門商品有溢價的情況下還原價出售么?
顯然不會,因為他們不會放著到手的錢不賺。
那些標價 8999 和 7999 才是他們的價格,多出來的溢價是他們想賺的。
那么,恢復原價又是誰操作的?
既然不是商家,那只可能是平臺了。
我猜測,就是拼多多用真金白銀的補貼讓我買到了原價的富士 XM5 套機,而商家想賺的錢一分不少。
這一波,實名感謝拼多多。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上面提到的同一個商品鏈接進去會出現不同的價格,甚至連菜單選項都不一樣?
我看了下這個商品對應的店鋪信息,是一個叫「品牌好貨」的頁面,點擊進去后并沒有顯示具體的賣家信息,而是一個商品集合頁。
后來我明白了,這個「品牌好貨」應該是拼多多官方的一個精選集,相當于一個殼,里面會動態放入一些商家的商品。
如果某個商家的商品被選中了,那就會納入平臺補貼的范疇內,這是平臺行為。
對商家來說,被選中是一次利好,因為東西能在高曝光下被賣出去,自己該賺的錢一分不少。
對用戶來說,買到就是賺到,因為能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好奇之下我還詢問了一下對應商家的客服,他們給出的回復或許也證明了以上猜測。
可能有讀者會擔心,拼多多上買這么貴的東西,不擔心假貨和瑕疵么?
我看了拼多多在百億補貼里的介紹和承諾,各方面的條款和保障還是挺全面的,而且本身承諾國行全新未拆封。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拼多多上買高價電子產品了,之前也都安全下車,如果這種連續體驗持續保持,那對用戶心智、體驗、認知的影響還是挺強的。
以前這類產品我只到京東上買,現在也一樣,但拼多多會成為我購買的一個新渠道。
當品質和各方面保障都一致的情況下,我會選擇價格低的那一個。
對于拼多多來說,他們用一次補貼去影響我對平臺的認知,進而成為他們的消費用戶,這對于電商產品來說是非常劃算的。
簡單說,拼多多并不在意當下的虧損,反而更想要長期的發展。
或許,這也是他們為什么一直做百億補貼以及現在還搞千億扶持的原因了。
就連后來跟進的淘寶和京東,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為了長期商業價值,現在讓利用戶價值,二者本身很難做到完美平衡,但先舍后取往往也是慣用的商業手法。
當然,不要覺得拼多多是在做慈善,他們也是資本。
最后,我想起了十年前創業時我們老板說過的一句話,「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一說起相機,一定會有很多高手來給我推薦其他的,先謝過。
之所以選富士,主要看重它的膠片模擬和直出效果,對于沒精力做后期和修圖的使用場景來說,富士的效果和顏值以及這款的便攜程度都滿足需求。
至于使用場景,大多數都是用來給小小唐拍出游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