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吹得天花亂墜,但沒有任何一種傳統醫學能救命。只要現代醫學治不了的病,什么禪醫佛醫,都只能束手待斃。
前文回顧:
澎湃新聞有點意思,采編藏龍臥虎,前些天給一個會符咒的中醫大師發了篇訃告(參見:)
這又給剛剛去世的少林寺監院、禪醫文化傳承人釋延琳發了篇報道。
從新聞角度,釋延琳值得給條消息。只是報道透露出的醫學取向,頗堪玩味。
釋延琳法師,浙江杭州人,1988年皈依少林寺釋永信方丈。2002年創設“少林書局”,編輯整理出版了《少林武功醫宗秘笈》等少林文化研究方面的系列叢書;并參與《中國佛教醫藥全書》《少林正骨》等系列叢書的編輯工作。他2006年主持恢復并負責少林藥局工作。2013年至2018年負責少林寺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開設的中國佛醫高級研修班等人才培養項目,并擔任班主任。2011-2019年在少林寺組織舉辦了九屆“中國佛醫高峰論壇”學術交流活動。
頭銜非常多,先后擔任:
河南省政協委員、世界中醫骨傷聯合會常務副主席、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脊椎健康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世界中醫學會聯合會禪養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海峽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分會副會長等職務,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平臺積極宣傳少林禪養文化。
只是很遺憾的是,這么著名的禪醫代表人物,他只活了63歲,遠低于中國人平均壽命。
這一事件值得我們對傳統醫學深切思考:為何以“身心同治”著稱的禪醫,未能挽救其重要傳承者的生命?釋延琳法師的離世,是對禪醫文化的一次重大損失,也暴露了傳統醫學的局限性。
別看吹得天花亂墜,但沒有任何一種傳統醫學能救命。只要現代醫學治不了的病,什么禪醫佛醫,都只能束手待斃。
1
釋延琳法師畢生致力于禪醫的復興與國際化,他是有理論體系的。
以下援引自張海生/許鳳偉著, 《禪露》總第一百二十三期(二零二一年第四期)《禪修療愈體系養生初探》P36:
少林寺監院、原少林藥局負責人釋延琳法師通過自己長年實修、弘法經驗和少林文化的研究,于2013年創立了“三療七修”的禪養體系,三療即 :禪療、功療、食療;七修即 :德修、功修、食修、書修、花修、樂修和香修。 基于三療七修構建了一套行之有效未來醫學解決方案,凝聚當今世界禪醫的研究者與實踐者的智慧,引導人類走向身心靈全面健康,期待為人類生命健康與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持,期待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
他創立“三療七修”體系(禪療、功療、食療;德修、功修、食修、書修、花修、樂修、香修),將佛教戒律與醫學實踐結合,形成“依戒施膳”“醫患同頻”等特色療法。
禪醫的核心理念是——“醫病先醫心”,強調通過禪修破除“貪嗔癡”等心理病因,就能抵御現實疾病的侵襲。但這種說法從來沒有得到臨床實驗的支持,安慰劑效應當然是存在的,但僅靠它難以逆轉器質性病變。
禪醫的哲學根基源自佛教“因果論”與“五蘊和合”世界觀,將疾病歸因于“業障”“無明”。這種神圣化解釋雖賦予治療以精神超越意義,卻不符合現代醫學的實證邏輯。
例如,禪醫將糖尿病歸為“貪欲熾盛”,主張以“飲食戒律+呼吸導引+心性修持”綜合干預,這能替代胰島素等靶向治療嗎?送分的智商題。
釋延琳法師的案例更具象征意義。作為禪醫體系的構建者,其晚年兼修儒釋道醫武,卻仍受病痛困擾。這說明了什么?即便深諳養生之道,個體仍受遺傳、環境等復雜變量制約。
禪醫強調“預防大于治療”,但在晚期疾病面前,那種所謂的“調和氣血”的氣化療法,明顯力不從心。
2
按照美國FDA對草本貼劑的審批標準,禪醫什么都不是。
真能治病,就一定能通過臨床雙盲驗證。
哪一個傳統療法可以?
禪醫想要證明自己的確有效,就必須放棄“萬物皆藥”的神秘主義,轉向成分分析與循證驗證。
我認識好多佛教徒,認為靠打坐冥想和念誦阿彌陀佛可以治病,這和基督教禱告治病有類似之處。只不過,高級點的和尚,會淡化念佛與經咒治病的祝由術,而更強調心念的作用。
什么書修、花修、樂修、香修……你真的病了,這哪一個能派上用場?
禪醫的套路和中世紀基督教的配方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本篤會修道院通過《洛爾施醫書》等文獻,將疾病歸因于“罪、信心試煉、情欲放縱”,同時強調祈禱與古典醫學的結合,形成“身體醫生”與“靈魂醫生”的雙重療愈模式。
疾病被視為人類墮落后的自然結果——當然也要修心了。
當時有一種“用油抹病患并祈禱”儀式,將信仰與治療結合。修道院醫學的“飲食調節+祈禱+草藥”綜合療法,和佛教《易筋經》《洗髓經》大行其道的時代,都改變不了人均30歲的傳統現實。
只有現代醫學在百年內讓人均壽命提升了一倍多。
西方宗教醫學與東方禪醫(如少林禪醫“三療七修”)均強調“病因超越生理”,一面強調神秘性(禱告或念經治病),一面又尋求心靈與自然療愈。
但結果如你所見,沒有卵用。
還是那句話:現代醫學能救的病,你可以忽悠說禪醫也結合發揮了作用;一旦現代醫學救不了的疾病,禪醫、佛醫還是什么更高大上的神秘醫學,也只能臨終時送你一程而已。
已開快捷轉載,文章可自由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