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綠豆湯
最近一段的資本市場,有一個板塊宛如一顆閃耀的新星,強勢崛起。那就是#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玩家上漲的背后,筆者理解有多重因素推動。比如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發(fā)展,再比如#AI、#通信 等技術的進步,為無人駕駛落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而在無人駕駛這個大家庭中,無人物流車又受到了投資者的格外關注。#中郵科技(688648)、#科捷智能(688455)、#德邦股份(603056)等玩家紛紛迎來了一波大漲,像德邦股份直接出現(xiàn)了兩個漲停。
中郵科技股價變化(來源:百度)
簡單來說,無人物流車就是通過集成自動駕駛技術實現(xiàn)貨物#無人運輸的智能車輛,其核心在于通過AI算法等技術完成自主導航、路徑規(guī)劃及任務執(zhí)行。
無人物流車雖然大漲,但也有玩家及時發(fā)出公告,表示與其無關。比如德邦股份就表示目前暫未實際應用無人駕駛物流車,這個熱點概念不會對公司業(yè)績產生影響。
那么,無人物流車目前產業(yè)化狀態(tài)如何?未來哪些玩家能夠突出重圍,站上金字塔的頂端呢?筆者今天就帶你來一探究竟。
一、融資加速,成為增長元年?
如果是誰是攪動無人物流車的鯰魚,馬斯克肯定是其中之一。
最近,馬斯克在專訪中表示,到2026年底,數(shù)十萬輛全自動駕駛車輛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將投入運營。此外,Optimus機器人可以將包裹裝載到貨運車上,并通過無人駕駛貨車完成配送任務。這一消息,讓無人物流產業(yè)獲得了高度關注。
那么,為什么無人駕駛最有可能在物流場景落地呢。筆者認為,因為園區(qū)配送的路線相對固定,且屬于低速封閉場景,這更有利于無人物流車“大展宏圖”。比如文遠知行(WDR)基于自研L4級無人駕駛技術,在今年年初發(fā)布了新一代無人物流車(Robovan W5)。
而就在上個月,文遠知行的這款無人物流車獲得廣州市南沙區(qū)頒布的首批無人駕駛裝備道路測試牌照,目前已經開始了測試活動。
在資本市場上,從去年開始,無人物流車玩家也開始了加速融資,主要集中在B輪和C輪,融資規(guī)模都在數(shù)億元。比如新石器在今年2月完成10億元C+輪融資。要知道,新石器在2021年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公開道路牌照的RoboVan企業(yè),今年年初無人物流車已累計獲得超2萬輛客戶訂單。
無獨有偶,2025年一季度,九識智能新增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了4倍。所以不少投資者將今年稱為無人物流車的增長元年,也是有道理的。
無人物流車企業(yè)加速融資(來源:36氪)
二、需求高增,降本趨勢顯著
其實,無人物流車能否大規(guī)模鋪開,最終還得從需求端找答案。
從今年一季度的情況看,快遞行業(yè)件量增速超過了20%。據(jù)興業(yè)證券預測,未來的增速將維持在15%左右。這樣一來,給無人物流車創(chuàng)造了較為肥沃的土壤。
而對于無人物流車,除了技術上的成熟,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是降本。數(shù)據(jù)最能說明問題,大約在六年前,#新石器無人車 單車成本約20萬元,去年新石器發(fā)布的新一款無人物流車,售價已經降到了5萬元,除此之外還有每個季度的AI服務費7000元。
如果這樣去進行測算,無人車運營成本會低于人工費用,甚至部分快遞網點測算無人車的運營成本下降超40%。這個數(shù)據(jù)讓不少投資者可以說吃了一顆定心丸。
無人物流車成本下降 (來源:國內中國經濟報)
有了潛在需求的增長,機構也給了比較樂觀的預測。2027年,全球無人配送車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突破數(shù)百億美元,我國市場份額占比超40%。像新石器也預計公司未來幾年年無人車需求量可能達到百萬臺。
因此,也有不少玩家也在擴大產能,比如九識智能在無錫宜興和自貢分別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年產量可達10萬臺。
三、互相協(xié)作,期待共同發(fā)展
從當前無人物流車這個不大的市場來看,不少玩家還是想尋找差異化的路徑。據(jù)筆者統(tǒng)計,已有多位玩家形成明確布局,部分產品進入實測、量產或商業(yè)試點階段。
玩家們從感知系統(tǒng)、域控制器、整車平臺與末端交付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切入,形成了較為明確的產業(yè)分工。
除了前面筆者更多聊到的整車玩家,比如以#速騰聚創(chuàng)(02498)為代表的不少激光雷達玩家,通過產品模塊化適配不同場景需求(用于末端車與干線車輛),客戶包括新石器、白犀牛等。中郵科技聚焦系統(tǒng)平臺與調度系統(tǒng)等智能物流方案交付。
除此之外,#經緯恒潤(603985)提供的域控制器、遠程接管系統(tǒng)等組件,也已經部署在新石器、白犀牛等L4的項目上。但是從公司去年的年報來看,營業(yè)收入雖然增長了18.46%,但是凈利潤卻大幅下滑,虧損額從2023年的2.17億元擴大至5.50億元。
這背后,銷售和管理費用的增加,吞噬了經緯恒潤的利潤空間。
所以,未來,無人物流車的銷量能否顯著增加,未來將決定這個行業(yè)能否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