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析:
2025年國家統計局調整汽車產量統計方式,從“企業法人所在地”改為“生產地統計”,例如,此前比亞迪在安徽的產量被計入其總部所在地廣東,自2025年起變更為生產地安徽,全國汽車產業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2025年1-4月,安徽超廣東成為“中國汽車產量第一大省”,且兩地產量差距呈持續擴大趨勢。這一變化不僅源于統計方式的調整,也是安徽汽車產業長期積累的結果。
從汽車產量對比來看,安徽以高增速逆襲,廣東傳統優勢面臨挑戰
從長期趨勢來看,廣東基數優勢穩固,安徽高增速難抵總量差。2015年至2024年這十年間,安徽汽車產量由117萬輛增至357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35%。值得注意的是,安徽2019年全年產量僅為77.62萬輛,與2025年一季度產量持平。
廣東汽車產量由2015年的239.4萬輛增至2024年的570.74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16%,低于安徽約4個百分點,但高基數使其保持絕對優勢。盡管安徽逐步縮小差距,2024年廣東產量仍為安徽的1.6倍。
從短期表現來看,安徽汽車產量反超,兩地增速反差巨大。2025年1-4月,安徽以99.31萬輛的汽車產量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速達30.19%,與廣東產量差從1-2月的6.83萬輛拉大至1-4月的14.91萬輛,增勢強勁。
反觀廣東,同期產量為84.4萬輛,同比大幅下滑38.08%,與安徽的高增速形成鮮明對比,產量排名跌至全國第二。若安徽保持當前增勢,2025年年底或將終結廣東長期占據的榜首地位。
從新能源汽車產量對比來看,安徽彎道超車,廣東陷入顯著負增長
2025年1-4月,安徽以49.57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樣位居全國首位(去年同期產量僅16.47萬輛),同比激增200.97%,占全省汽車總產量的50%,與廣東產量差拉大至21.13萬輛。
這一爆發式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來源于產能釋放和產業鏈協同。2024年長豐縣新能源整車產量為95萬輛,占全省產量約59%,比亞迪合肥基地為主要貢獻力。奇瑞、江淮等本土品牌在插電混動、純電領域的布局,進一步鞏固了產業鏈閉環優勢。與此同時,安徽通過“合肥-蕪湖”雙核引領,聯動其他城市,形成了從動力電池材料(滁州的星恒電源、天合儲能)、智能駕駛技術(蕪湖的奇瑞、埃泰克)到整車制造(合肥比亞迪、蔚來)的全鏈條覆蓋,造車效率顯著提升。
廣東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僅為28.44萬輛(去年同期為72.36萬輛),同比大幅下降60.7%,占汽車總產量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3.1%降至33.7%。
傳統燃油車收縮拖累與產能外遷造成了這一局面。盡管小鵬汽車等新能源品牌保持強勁增長,2025年1-4月小鵬累計交付新車共12.9萬臺,同比增長313%,但難抵傳統燃油車產能收縮的沖擊,廣汽本田2025年4月銷量同比下滑25.06%,燃油車“失守”導致整體產量下滑。此外,比亞迪等頭部企業受土地與人力成本上升影響,產能向合肥、西安等地轉移,在拋開外地貢獻后,廣東本地產量急劇收縮,直接導致1-4月產量同比下跌超60%。
從區域發展格局來看,安徽產業鏈布局和區域協同均衡發力,廣東短板凸顯
安徽汽車產業的競爭優勢,不僅源于整車制造集群的壯大,更得益于全產業鏈的深度協同布局,全省16個地級市差異化分工。省會合肥作為核心引擎,聚集了比亞迪、蔚來、江淮等整車企業,并培育了國軒高科(動力電池)、合肥保隆(智能駕駛系統)等關鍵配套企業;宿州依托數據中心優勢進行智能網聯技術研發,六安重點突破汽車零部件與動力系統,滁州則形成動力電池與氫燃料電池雙輪驅動的產業矩陣……這種"多點支撐"的產業布局有效提升了產業鏈抗風險能力,增強了區域產業韌性。
在省內資源深度整合的同時,安徽依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產業鏈與滬蘇浙高效協同。上海的芯片和軟件、常州的動力電池、寧波的一體化壓鑄機等,通過長三角“4小時產業圈”實現資源快速調配,加速產業鏈能級提升。
廣東汽車產業基礎優勢顯著,2024年汽車產量全國第一,企業百花齊放、產業鏈完整,但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產業鏈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一方面,核心零部件對外依存度高,供應鏈韌性不足。盡管整車產能領先,但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零部件(如動力系統、底盤控制等車用關鍵芯片)高度依賴進口。
另一方面,合資品牌新能源轉型相對滯后。合資企業以日系為主,廣汽集團2024年約60%銷量來自于廣汽豐田、本田,其中本田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不足5%。此外,技術創新投入相對不足,廣汽集團2024年研發投入為75.08億元,不足比亞迪的七分之一,制約高端技術突破。
? Copyright
雨前顧問原創作品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