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下旬,已然緊張的中美科技競爭態勢驟然升溫。華盛頓瞄準的不再只是終端產品,而是直指產業鏈最上游的"卡脖子"環節——EDA芯片設計軟件、航空發動機技術,甚至連高純度乙烷、丁烷這樣的基礎化工原料都未能幸免。這標志著美國出口管制思路的重大轉變:從管制成品到管制原料,從堵住出口到掐斷源頭。
美國商務部以審查“具有戰略意義的出口”為由,通知了包括鏗騰電子(Cadence)、新思科技(Synopsys)和西門子EDA(Siemens EDA)在內的EDA巨頭,要求其向中國銷售產品前必須獲得許可證,且申請將逐案審查。與此同時,針對中國商飛C919客機項目至關重要的CFM LEAP-1C發動機等關鍵航空發動機部件和技術的出口許可證也被暫停。限制范圍還擴大到高純度丁烷和乙烷等被認為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關鍵化學品。
華盛頓的動機似乎是多方面的,交織著國家安全要務、經濟競爭以及報復性動態。其核心驅動力之一是反制中國的“軍民融合”戰略,并阻止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在這些領域,利用尖端EDA工具設計的先進半導體至關重要。美國旨在通過瞄準其公司占據主導地位的“瓶頸”環節(例如EDA行業,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份額超過70%,全球市場份額約75%)來維持其技術霸權。此外,這些措施被廣泛視為對北京近期限制對美出口稀土礦產(美國工業的關鍵資源)的直接回應,從而加劇了針鋒相對的貿易沖突。針對EDA的限制行動,其政策基礎可能源于5月早些時候對華為海思AI芯片(如昇騰系列)的嚴格管制,理由是這些芯片涉嫌使用美國軟件或技術進行設計。
對中國而言,此輪沖擊既直接又可能十分嚴峻。EDA工具的獲取受限,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造成“重大打擊”,直接阻礙了其在人工智能、超級計算和其他戰略領域至關重要的先進芯片的設計能力。盡管北京方面一直在大力資助本土EDA企業,如華大九天和概倫電子(這些公司的股價在消息傳出后飆升),華為也聲稱已為其14納米及以上工藝開發了自有EDA工具,但分析師估計,中國在EDA領域,尤其是在7納米以下設計和全流程整合方面,仍面臨5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追趕期。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下提出的70%半導體自給率目標,如今看來更具挑戰性。
航空業也面臨類似的困境。作為中國挑戰波音和空客雙寡頭壟斷核心的中國商飛C919客機,嚴重依賴目前受限的CFM LEAP-1C發動機。中國商飛原計劃到2025年實現年產50架C919的目標,并完成超過1000架的國內訂單,這些計劃目前都面臨嚴峻考驗。盡管據報道中國商飛已儲備了一批發動機,但這僅能解燃眉之急。作為替代方案的國產CJ-1000A發動機仍處于早期測試階段,樂觀估計也要到2027年取證,2030年投入使用,部分分析師甚至認為要到2035年或更晚,并指出其在效率和材料方面存在顯著技術差距。
北京方面對此舉予以強烈譴責,指責美國“經濟脅迫”和“惡意打壓中國”,并誓言此類壓力不會阻礙其實現技術自立自強的決心。預計中國將加倍推行“舉國體制”,進一步加大對本土替代方案的投入,近期成立的規模達471億美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即是明證。中國也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例如利用其在稀土、鎵、鍺等關鍵材料領域的優勢,或啟用其“不可靠實體清單”。吊詭的是,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國的限制措施反而可能通過減少外國競爭并迫使本土用戶采用國產解決方案,從而為中國本土科技公司創造發展機會。
此輪制裁的影響遠超雙邊關系,正加速全球技術格局的碎片化??鐕久媾R日益加劇的不確定性,其他主要科技力量也被卷入其中。歐盟自身正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且其航空航天巨頭賽峰集團也是C919 LEAP發動機的合作伙伴,因此利益攸關。日本和荷蘭此前已在限制對華出口半導體制造設備方面與美國保持一致。韓國嚴重依賴中國稀土,并據報中國已就其通過韓國企業向美國出口含有中國材料的國防產品向韓方施壓。臺灣地區作為半導體制造重鎮,則在很大程度上遵守美國的規定。
展望未來,華盛頓可能會繼續聚焦于那些被視為對中國軍事和人工智能發展至關重要的“瓶頸”技術。然而,風險在于,此類激進措施不僅可能進一步激發中國實現完全技術自主的決心,還可能因限制美國公司的全球市場準入和研發投入,從而損害美國自身長期的技術領先地位。全球技術合作暢通無阻的時代似乎已明確終結,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割裂和競爭激烈的未來。
【宏觀政策與區域發展】
兩部門: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碳權交易將轉總量控制中辦、國辦發文力促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明確碳排放權交易將逐步從強度控制轉向配額總量控制。到2027年,旨在完善碳排放權、用水權交易,健全排污權交易,強化資源環境目標與市場機制高效協同。
商務部:加速數智供應鏈建設,培育領軍企業與中心城市商務部將加快落實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指導地方培育一批數智供應鏈領軍企業和中心城市。此舉旨在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優化消費供給,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商務部:深化中國—東盟合作,共筑超大區域市場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完成后,雙方將擴大相互開放,推進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此舉旨在構建中國—東盟超大市場,為區域乃至全球貿易注入更大確定性與持久發展動力。
中阿跨境支付合作升級,人民幣中東清算樞紐建設提速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公司(CIPS)與阿聯酋央行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共同研究開發跨境支付系統互聯項目。此舉旨在完善支付基礎設施,為中東及北非地區提供本幣支付清算服務,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上海浦東重磅扶持具身智能,最高可獲億元級支持上海浦東新區發布《具身智能產業支持16條政策》,對關鍵技術攻關、新型研發機構等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金支持,單個應用落地項目支持額度最高可達億元級,全力構筑具身智能全球人才與技術高地。
浙江智算云雄圖:2027年公共服務達60EFlops,培育百家標桿浙江省發布智算云發展意見,目標到2027年以公共云方式提供服務的智算規模達60EFlops,突破十萬卡超大集群技術。計劃培育百家“智算云企”標桿,打造300+應用場景,構建全球領先的智算云生態高地。
杭州具身智能中試基地成立,宇樹科技等參股杭州具身智能中試基地科技有限公司于5月29日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由杭州市數據集團、宇樹科技旗下公司及傳化智聯等共同持股,旨在推動具身智能技術的研發、測試與產業化落地。
【產業革新與科技前沿】
人形機器人關節標準征求意見,邁向“即插即用”高可靠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牽頭研制的《人形機器人電驅動一體化關節接口要求》團體標準進入征求意見階段。該標準強調“即插即用、高可靠性”,規范機械、電氣及通信接口,旨在推動行業標準化與快速發展。
馬斯克:特斯拉Model Y全自動駕駛汽車六月首交付特斯拉CEO馬斯克透露,經過奧斯汀公共道路無事故測試后,首批搭載全自動駕駛(FSD)功能的Model Y汽車將于6月向消費者交付。此舉標志著特斯拉在無人駕駛商業化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或將開啟全自動駕駛新時代。
英國飛行出租車完成首飛,商業化目標2028年英國成功進行了首次空中出租車飛行,VX4原型電動飛機可垂直起降,載1名飛行員和4名乘客,航程160公里。英國政府計劃在2028年前實現飛行出租車商業運營,為空中交通描繪新藍圖。
美擬限EDA對華出口,國產化進程或被迫提速消息稱美國或要求EDA巨頭未經許可不得對華銷售,國產化率不足20%的中國EDA產業面臨嚴峻考驗。此舉預計將倒逼國內EDA技術加速突破與產業整合,華大九天、概倫電子等頭部企業并購重組動作頻頻。
低空經濟政策呼之欲出,無人機物流市場望破2000億低空經濟頂層設計文件已撰寫完成,有望擇機出臺,無人機物流被視為核心發展方向。機構預測,隨著政策支持及應用拓展,2030年中國無人機物流市場規?;虺?000億元,頭部物流企業正積極布局全無人配送體系。
華能投運首個完全自主可控核電生產管理系統中國華能自主研發的HAP核電生產管理系統在海南昌江核電廠成功投運。該系統兼容商業壓水堆與四代高溫氣冷堆,實現全鏈路國產化適配,標志著我國在大型核電生產管理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黃仁勛:華為最新AI芯片性能已接近英偉達H200英偉達CEO黃仁勛承認中國AI技術迅速崛起,稱華為已變得“相當令人敬畏”。他指出,華為最新的AI芯片在性能上已與英偉達此前最先進的H200芯片相似,顯示出中國在全球AI芯片競爭中的強勁追趕勢頭。
“中國環流三號”創聚變新紀錄,實現百萬安培億度運行中核集團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裝置實現百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一億攝氏度離子溫度的高約束模式運行,聚變關鍵參數再創新高。這標志著我國在可控核聚變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大小腦融合”鴻道具身智能機器人操作系統發布鴻道具身智能機器人操作系統在北京發布,首創“大小腦融合”電子架構。該系統支持多種主流芯片架構,實現了從芯片到應用的垂直整合,為國產機器人操作系統自主可控提供了關鍵支撐,助力新型工業化發展。
如需定制精準情報,
預判政經走勢與企業布局,
請聯系13699081667(微信)
? Copyright
雨前顧問原創作品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