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與“向上生長”從來不是對立命題,而是青年干部成長的一體兩面。對選調生而言,從校門到基層門的跨越,不僅是身份的轉換,更是一場關于初心與擔當的修行。唯有沉下心、俯下身,在泥土芬芳中汲取養分,才能在時代浪潮中筑牢根基,讓“向下沉淀”成為“向上生長”的最強底氣。
向下沉淀,是對初心使命的忠誠踐行
選調生踏入基層,首要是破除“鍍金”思維,讀懂“為民服務”的深層內涵。基層是離群眾最近的地方,也是檢驗初心的最佳考場。當奔波于田間地頭傾聽家長里短,當在村巷院落與群眾共商產業發展,當在深夜燈光下整理民生訴求臺賬,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恰是叩問初心的“試金石”。脫離基層沃土的理想抱負,終將淪為空中樓閣;唯有把“我想為群眾做什么”轉化為“我能為群眾做成什么”,在解決污水管網改造、留守兒童關愛等具體問題中打磨耐心與韌性,才能讓初心在基層實踐中煥發生機。這種沉淀,不是被動的“蹲苗”,而是主動將個人理想熔鑄于鄉村振興的時代使命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夯實信仰之基。
向下沉淀,是對能力短板的靶向突破
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選調生從書本走向現實,常面臨“理論失靈”“水土不服”的困境:課堂上的經濟模型,抵不過村民對一畝地收益的精細盤算;文件里的政策術語,需要轉化為方言土語才能被理解。此時,放下“天之驕子”的身段,甘當“小學生”,向群眾學方言、學經驗、學智慧,方能破解“本領恐慌”。在矛盾調解中學會換位思考,在項目推進中掌握統籌協調,在災害應對中錘煉應急處變能力——這些在“熱鍋上螞蟻”般的實戰中積累的經驗,遠比書本上的教條更珍貴。向下沉淀的過程,本質是將學歷優勢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過程,是在“啃硬骨頭”中鍛造“金剛鉆”的過程,唯有如此,向上生長才不會因能力不足而“折腰”。
向下沉淀,是對浮躁心態的深度淬煉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既有無邊的星辰,也有瑣碎的塵埃。有的選調生初到崗位,因“落差感”而焦慮,因“慢節奏”而迷茫,殊不知,基層的“慢”恰是成長的“快”。當看到自己參與推動的路燈工程讓村莊夜晚亮起來,當見證產業幫扶讓農戶錢包鼓起來,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成就感,遠比速成的“政績”更有分量。沉淀不是“躺平”,而是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修煉“靜氣”:靜得下心研究村情民意,沉得住氣破解發展難題,耐得住寂寞打磨工作細節。摒棄“走捷徑”的投機心理,在“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堅守中,把基層的“苦”熬成成長的“蜜”,方能在未來的風雨中站穩腳跟。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選調生的“根本”,就在基層的土地里。當把腳印留在山鄉巨變的現場,把口碑刻在群眾的心間,那些在沉淀中積蓄的力量,終將化作向上生長的底氣——這份底氣,是面對復雜問題時的從容不迫,是服務群眾時的胸有成竹,更是在時代征程中勇挑重擔的果敢擔當。愿每一位選調生都能以“向下”的姿態,書寫“向上”的人生華章。(高縣政協:何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