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I 科技大本營
AI Coding 領域風云依舊,繼 Cursor、Windsurf、字節的 Trae 等之后,阿里版的 AI Coding IDE 來了!
北京時間 5 月 30 日,阿里云發布旗下首個 AI 原生的開發環境工具通義靈碼 AI IDE,深度適配了最新的千問 3(Qwen3)大模型,全面集成通義靈碼插件能力,具備編程智能體、行間建議預測、行間會話等功能,不僅可以輔助寫代碼、修 Bug,還擁有自主決策、MCP 工具調用、工程感知、記憶感知等能力,可幫助開發者完成復雜編程任務。
下載體驗地址:https://lingma.aliyun.com/lingma/
在模型層,通義靈碼 AI IDE 支持最強開源模型千問 3,同時支持 MCP 協議,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開發智能體應用。除此之外,通義靈碼 AI IDE 還專門為開發場景提供了長期記憶、行間建議預測、行間會話等能力。
在智能體模式下,開發者只需描述編碼任務,通義靈碼便可以自主地進行工程感知、代碼檢索、執行終端、調用 MCP 工具等,端到端地幫助開發者完成編碼任務。目前通義靈碼深度集成了魔搭 MCP 廣場,涵蓋開發者工具、文件系統、搜索、地圖等熱門領域 3000 多個 MCP 服務,一鍵安裝部署,更好地滿足開發者不同場景的開發需求。例如,在通義靈碼上調用高德 MCP,無需編寫代碼,10 分鐘定制一個出游攻略網頁,還能將生成的旅行攻略導入高德地圖 App,快速創建專屬地圖,滿足在行程中進行探店、導航、打車及購票等出行需求。
通義靈碼上線的行間建議預測功能,能夠幫助開發者基于當前代碼修改,動態預測出下一個代碼修改建議,開發者只需按 Tab 鍵,即可高效完成代碼編寫,無論在新功能開發、存量工程維護、復雜項目迭代等場景,通義靈碼都能結合工程感知能力,預測當前代碼文件及跨文件的修改建議,快速完成工程內的代碼修改。
此外,通義靈碼首創了自動記憶功能,可以逐漸形成對開發者編程習慣、對話歷史、工程等相關的豐富記憶,并自動進行記憶整理,提升編程效率和編程體驗。
當前,AI Coding 的演進正在進入新的端到端的演進趨勢,通義靈碼技術負責人陳鑫表示,AI 輔助編程的大致演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聊天問答和簡單代碼補全為主。由于早期模型對上下文理解有限,開發者需要通過對話反復提示,AI 才能給出代碼建議,很多工作仍需人工介入。第二階段是更多自動化的協作編程。隨著模型能力提升,AI 可以基于較少的指令自動完成更多編碼任務,例如根據需求描述生成多段代碼,甚至進行局部調試修改。人在這一階段主要負責提供任務描述和審核結果,AI 的主動性顯著增強。第三階段是實現高度自動化與自我驗證。AI 不僅能編寫代碼,還能自行運行測試、調優代碼,完成從需求到部署的閉環。這個階段中,AI 相當于一名自主的初級工程師,能夠根據高層次目標自動拆解任務并逐步完成。目前業界正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部分先進產品已經展示出第三階段的雛形。例如通義靈碼的新“智能體模式”就體現了朝端到端自動化編程邁進的嘗試。隨著技術迭代,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看到從協助編程邁向自動編程的飛躍。
端午安康 粽情飄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