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庚城業主投訴萬科里公園綠地改成游樂場的事最終還是鬧上電視,經過官媒采訪有關部門,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基本清晰。之所以鬧到現在這個樣子,根本原因在于當年這塊地交給開發商配建,結果一直沒建荒廢十年,然后不得已另行出讓。
假如當年公園如期建成,或許也就沒有后來這么多麻煩。但這些年開發商耍賴皮并不是什么新鮮事,那些品牌房企集體“爆雷”之后,還留給福州很多“后遺癥”,還得替它們擦屁股很多年。
萬科里的經營方也感到無奈,人家當年把地皮買下來,并且投資開發不是為了做慈善。每年維護這個公園成本很高,說到底總歸還是要賺錢。人家二話不說直接拿出一份文件,上面點名道姓這塊地性質屬于“其他公園綠地”,由受讓人負責管理維護。
看到這里我們真是無話可說,綠地本是公共設施,卻被拿去公開出售。按理說公益屬性不能用于經營,可又跟人簽了土地出讓合同。規劃了公園又想省錢,干脆一不做不二休交給開發商去建,萬科里就是既要又要的特殊產物。
這件事反映出早年福州城市規劃方面存在的明顯缺陷,那就是城市要加快發展,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但是資金極其有限。時間撥回本世紀初,為了迅速擴大城區規模,金山、五四北、東區三個近郊新城同時開發,我們看到上述情況并非孤例。
除了金山之外,五四北也有此類綠地,那就是位于三盛國際公園中間的維多利亞公園。這個公園和萬科里一樣,屬于通過出讓方式建設的綠地(含地下空間)。只不過三盛還算遵守約定,沒有過度開發經營,地面上綠地得以保留,業主就沒什么不滿意。
同樣的事情,放在五四北風平浪靜,放在金山卻鬧得不可開交,是因為金山在規劃建設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那就是開發速度過快,沒有時間充分思考。在那個樓市火熱的年代,賣地賣房來錢很快,便隨著慣性開發一片又一片,土拍根本停不下來。雖然也知光蓋房子不行,需要公園做為配套,但在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又想省錢,那自然只有讓給開發商。
這種情況在五四北和東區也存在,這兩個區域最早開發的秀峰路、福馬路沿線和金山一樣,密密麻麻全是住宅小區。不過區別在于,新店、鼓山兩鎮遍地村莊,人口稠密,還有大量工廠,連片拆遷實屬不易。因此開發速度沒法太快,只能一片一片慢慢來,反而留下了調整的余地。
后來福州充分意識到早期只顧蓋樓是不對的,開始補齊公共配套。于是我們看到,現在的五四北有琴亭湖、井店湖、澗田湖、楊廷水庫、斗頂雨洪公園等眾多湖泊,公園星羅棋布,徹底解決困擾已久的內澇。東區也及時挖了一個面積很大的晉安湖,并和牛崗山公園、鶴林生態公園連為一體,如同一個“福州版的紐約中央公園”。
唯獨金山已經回不去,當年本地人口不多,都是花場池塘農田,征遷速度快成本低,賣起地來怎一個爽字了得。等到把地賣得又快又干凈,后面即使發現缺少公園和湖泊,也沒有了調整空間。正如5月22日文章所說,金山純粹被當成“錢袋子”,持續不停地蓋房子。若是想要綠地和水面,就主動把房子買到流花溪公園旁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