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差點漏診的消化道穿孔。
最近59歲的張阿姨,因為腹痛住院了,短短兩天,就做了兩次相同的檢查,還在重癥監護室待了幾天,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故事發生在一個月前
2022年2月27日,張阿姨因腹痛1個月,黑便4天,加重3小時入院,仔細詢問病史得知:
患者1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陣發性疼痛,無惡心、嘔吐、反酸、燒心等不適,在當地口服藥物治療,癥狀稍減輕。未正規治療,未進行胃鏡檢查。
4天前無明顯誘因排黑便1次,量描述不清,未正規檢查及治療。
3小時前患者進食生冷食物后腹痛加重,呈持續性疼痛,疼痛劇烈,無法忍受,伴胸悶、心慌、出汗、惡心、嘔吐咖啡色胃內容物,共嘔吐3次,量約300ml。
于是,立即完善胸部、腹部等相關檢查。
入院查體:神志清,精神差,痛苦貌,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明顯干濕性啰音,心律齊,心臟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軟,全腹壓痛,上腹部及右下腹為主,無反跳痛,腸鳴音正常,雙下肢無水腫。
既往史:10年前曾行婦科囊腫手術治療,術后無不適;高血壓病史3年,口服吲達胺片、尼莫地平片等藥物,血壓控制不詳;2型糖尿病史3月,口服二甲雙胍片;平素頭痛,間斷口服止痛藥物治療,辛伐他汀片及氟桂利嗪膠囊等藥物。
輔助檢查:入院胸部+全腹部CT提示(2022-02-27,我院):1、右肺索條灶;2、腹腔、盆腔少量積液;3、左側附件區囊性病變,考慮囊腫,必要時進一步檢查;4、雙腎結石;左側腎上腺鈣化灶;5、宮腔節育器。
血常規提示:白細胞(11.7×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90%);中性粒細胞(10.56×109/L);生化:葡萄糖(28.19mmol/L);糖化血清蛋白(4.05mmol/L);總蛋白(56.5g/L);球蛋白(18.3g/L);尿素(14mmol/L);肌酐(118μmol/L);估算腎小球濾過率(48.2ml/min);尿酸(422.6μmol/L);鈉(129.2mmol/L);氯(91.3mmol/L);甘油三酯(3.71mmol/L);總膽固醇(6.54mmol/L)。
圖1:腹部CT圖。
當即診斷為:腹痛待查,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低鈉血癥。
給予禁食、抑酸、補液、通便、灌腸等治療,患者癥狀無好轉,仍訴氣短、胸悶、腹痛。
治療陷入困境
入院時檢查肺部CT無異常,什么疾病,可導致患者胸悶、氣短、持續腹痛?
入院時CT檢查無明顯異常,患者出現氣短、胸悶,會是什么病?心電監護提示生命體征平穩,心率稍快,指檢氧飽和度98%,入院時剛做過腹部CT及胸部CT,沒有什么問題,但是診斷仍不明確,患者癥狀無減輕,反而進行性加重,又該怎么解釋呢?重癥胰腺炎?消化道穿孔?血栓性疾病?主動脈夾層?
看來,還得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明確病因。
考慮到患者出現悶喘、氣短,考慮合并肺部病變,反復和家屬溝通,建議再次完善腹部CT及胸部CT檢查。
我們和家屬都很糾結,我們糾結的是,患者剛做過CT檢查,會不會有重復檢查及過度檢查的嫌疑,況且現在規定可以互認檢查結果,我們是頂風作案嗎?患者家屬也糾結,是不是浪費錢呢?不過,看著患者痛苦的表情,也真怕患者出事,最后同意再次復查CT。
再次檢查,兩次CT結果竟完全不同?
圖2:腹部CT圖
片子一出來,我們都很震驚,同時也很慶幸,如果晚個一兩天檢查,后果不堪設想。讀者朋友們,猜猜結果是什么?
竟是消化道穿孔!
這可是外科 急腹癥 ,需要馬上手術治療。
我們一刻也不敢耽誤,晚上7點多,馬上電話聯系兄弟科室,這個時刻,兄弟科室也很給力,一路小跑過來會診,建議手術治療,會診醫生馬上和家屬商議病情,家屬這個時候也知道病情的嚴重性,同意轉科,我們連忙把病人送到胃腸肝膽外科,兄弟科室人員連夜加班加點,安排手術。
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術中所見。胃竇前壁處可見2x2cm潰瘍穿孔,胃壁黏膜外翻,周圍可見食物殘渣,潰瘍處質地稍硬。
與家屬溝通后,決定行腹腔鏡下胃穿孔縫合術,手術順利,術后轉至重癥監護室,后轉入普通病房,現在病人已好轉出院。
▌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上消化道穿孔
上消化道穿孔是一類臨床常見的急腹癥,多由于上消化道潰瘍引起。上消化道穿孔如得不到及時合理的治療,往往導致出現嚴重的腹膜炎甚至腹腔膿腫,造成毒血癥或者菌血癥發生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以及輔助檢查手段的不斷進步,現今上消化道穿孔診斷一般不難,應酌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一般在空腹穿孔,腹腔感染不重,穿孔滲出不多或者條件不允許時可采取嘗試保守治療。但及時確診后積極手術治療仍是上消化道穿孔的最佳選擇。
經驗教訓
1.檢查可以信,又不能完全相信,病情隨時在發展變化,所以有些檢查該做還是得及時做,比如這個病人,耽誤個一兩天,或者不復查CT,病人可能會出現感染性 休克 , 膿毒血癥 ,重者會因此喪命。
2.我們都知道消化道潰瘍可致出血、穿孔,現在隨著藥物的進步,大部分潰瘍都能治愈,臨床上已很少見到潰瘍穿孔的。碰到合并糖尿病的,就需要多個心眼,該患者腹韌體征也不明顯。
3.建議定期檢查身體,年齡超過40歲的,一定要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4.雖然現在規定結果可以互認,但是病情是隨時在發展變化的,有些檢查結果可以相信,有些是隨病情變化而變化的,一刀切也不合適。臨床工作中一定據病情而定。
醫學界消化肝病領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