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揭秘外賣大戰(zhàn)背后的資本局,外賣江湖的前世今生,上一集寫到,美團靠忽悠并購了大眾點評,王興與馬云徹底決裂!(揭秘外賣大戰(zhàn)背后的資本局(1):前美團vs餓了么廝殺,今京東入局一統江湖!)
一份二十塊的外賣,為什么能讓馬云、馬化騰、劉強東下場決戰(zhàn)?
01
美團、餓了么互換爸爸,雙馬之爭登場
2016年1月,美團全面接受騰訊領投的33億美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這是整個外賣商戰(zhàn)歷史上最大的一筆錢。騰訊還不嫌事大,繼續(xù)補刀,愿意支持美團的獨立運營,就差直接點名羞辱阿里了。小弟倒戈失了面子的阿里自然不甘心,轉頭就給了餓了么投了12.5億美元,一躍成為餓了么的最大股東。同時幾乎賣掉了美團所有股票。
是幾乎所有,恩怨兩清就算了,但你手里還留著一點美團的股票,要說這不是意氣用事,沒人相信。
阿里成了餓了么的最大股東。而美團最大股東成為了騰訊,就這樣,餓了么和美團成功互換了爸爸,美餓戰(zhàn)爭正式歸為雙馬之爭。馬云、馬化騰繼滴滴和快滴的打車之戰(zhàn)后,再次在外賣戰(zhàn)場正式開戰(zhàn)。
02
李彥宏趁機“偷家”:百度外賣成為老三
在美團和餓了么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一家外賣反超來到了第三把交椅,他就是百度外賣。百度外賣是怎么撿的漏?首先有錢有流量,其次百度也確實有兩招:
第一招,“偷家”白領市場
趁著美團和餓了么在高校市場薅頭發(fā)打架,百度干脆繞道搶占消費能力強、客單價高的白領市場。等美團把戰(zhàn)場切回北京,百度外賣訂單量已經是美團的十倍。
第二招,自建配送團隊
當時美團和餓了么還靠兼職小哥送外賣,百度已經有了自己的專職騎手和智能物流調配系統。
百度依靠精準的判斷和果斷地布局,順利坐穩(wěn)外賣江湖的第三把交椅,而且發(fā)展勢頭不容小窺。百度這家公司很有意思,李彥宏每次都能抓住風口,精準布局,從移動互聯網時的地圖,到云計算,再到O2O,接下來是無人駕駛,以及現在的人工智能,結局卻是集體啞火,一個也沒做成。曾數次押中了未來賽道,卻無一例外倒在了黎明之前,因此也被網民們戲稱為“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外賣也是,剛坐上季軍寶座,百度的騷操作就來了。
03
百度偷雞不成蝕把米
2016年到2017年,美團、餓了么兩邊都在瘋狂補貼,繼續(xù)開城,而百度一邊分散精力做中央廚房生鮮電商,還一邊給騎手放長假。2016年春節(jié),百度算了一筆賬,春節(jié)外賣供需減少,如果要保持原有運力,那就要付給騎手三倍工資。這筆錢花的挺不劃算,這還不如給騎手發(fā)返鄉(xiāng)補貼,送騎手回家過年,想著省下三倍工資,還能賺波人情,算盤打的啪啪響,結果溫情牌打得稀碎。
隔壁美團不僅春節(jié)照樣營業(yè),還趁機加大補貼留住騎手。只要在這個時間入職,就有獎金拿,并且這個招募和補貼一直持續(xù)到年后,直接把百度騎手拐走一大半。等到百度反應過來的時候,自家騎手早就被美團拿真金白銀給收買了。
這操作背后是百度的雙重失誤,在戰(zhàn)略上錯把春節(jié)當休戰(zhàn)期,執(zhí)行時又低估了騎手對賺錢的執(zhí)著。畢竟,打工要的是真補貼。美團經此一戰(zhàn),趁機攻下了北京市場,而百度外賣從此一蹶不振。李彥宏直接在財報會上攤牌,打不過就撤吧,百度外賣從此淪為棄子。估計還是李老板對這個事兒不太感冒,畢竟放棄O2O沒多久,百度就提出要All in AI,當然今天來看也是個笑話,“文心一言”真是一言難盡,結合每次百度的結局,All in AI 這個口號應該改成“Alway in ICU”。失去了母公司的支持,百度外賣想要賣身都成了燙手山芋。先是被美團和順豐嫌棄,最后只能以8億美元骨折價賣身餓了么,改名餓了么星選。
在這波收購當中,餓了么哪來的錢收下百度外賣呢?那自然是金主爸爸阿里又給他發(fā)錢了,加上2016年的時候,把口碑的商戶入駐、配送和運營都承接給了餓了么。因此仗打到這里,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口碑外賣退場落幕,外賣大戰(zhàn)徹底成為了兩強爭霸。
04
美團 vs 餓了么外賣大戰(zhàn)下半場
收下百度外賣,餓了么市場份額力壓美團一頭后,頓時士氣大漲。但是餓了么想破腦袋,也想不通的事情是,美團外賣的份額居然還在持續(xù)提升。按理說,接受阿里投資后,餓了么是有機會翻身的,此時餓了么還以為砸錢應該就能追回來。而美團則開始進行內部洗牌了。美團在2015年挖了百度外賣的1號員工王莆中。是的,美團故技重施又來挖人了。王莆中對王興說,你要贏外賣這場仗,現在得轉變思路了,像之前那樣燒錢已經沒有用了。
第一,做白領市場。第二,砸錢做配送系統。怎么讓顧客吃到更快、更好的外賣就是外賣大戰(zhàn)下半場的重點。一方面是優(yōu)化配送,開始嚴格控制騎手的配送效率,清除不符合標準的配送服務商。
最后,餓了么一個冬天,花了十幾億美元搶下的市場。美團春節(jié)后一周就搶了回來。餓了么當時也從硅谷挖了很多技術大牛,但時間上已經有點晚了。美團的核心研發(fā)人員那都經歷過多少磨合,對市場風向的嗅覺比硅谷空降技術大牛要靈敏很多。另一方面是美團代理商的優(yōu)勢開始凸顯了,開始搶占三、四線城市的時候,兩邊都把主導權交給了代理商。美團是驗資+人脈雙重篩選代理商,但是餓了么全靠關系戶內定。最后三四線城市還沒開打,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加上美團本身的地推優(yōu)勢、商家談判經驗,以及對應到各層級的負責人水平,整個團隊在企業(yè)管控上的經驗遠比餓了么有優(yōu)勢。
這些微小的量變最終形成了質變。等到餓了么意識這件事情的時候,內部的派系斗爭已經比外賣訂單還多了。
(未完待續(xù)......明天講述第3集:美團上市時王興的發(fā)泄,以及京東強勢入局前的策略布局)
原創(chuàng)不易,點擊關注,點個“贊”和“搜藏”評論一下唄,感謝,致敬每一個為生活奔跑的人!
析商戰(zhàn),探AI,觀創(chuàng)業(yè),解項目,聊八卦,有謀有略;成王敗寇,興衰浮沉,皆由己造。商海里見真章,浪潮中見未來。關注【火土輕創(chuàng)業(yè)】,不錯過每一篇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