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藏海傳》,人人均藏有800個心眼子,唯有莊之甫是個例外,他從始至終都表里如一,是全劇當仁不讓的“傻白甜”擔當。
平津侯的絞盡腦汁常常不及莊大的靈機一動。
莊之甫,亦稱“莊之腐”。
有人對天賦是這么定義的:
一能堅持,二能從中獲得情緒價值,三能以此得到認可且變現(xiàn)。
雖千萬人吾往矣,如果大家都反對你做一件事,但你還是偷偷摸摸想去做,長期偷偷摸摸想去做,別人怎么攔你都沒有用,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你在這件事上有天賦。
顯然,莊之甫是有天賦的,他的天賦點在于“貪”。
每天兩眼一睜就是貪,每時每刻皆在貪,不管大錢小錢都要貪,即使已經(jīng)被調(diào)到了油水最少的部門,他依舊能大展身手,平地起高樓,貪出了花來,莊之甫貪到了極致,貪出了風采,貪出了高度,是兢兢業(yè)業(yè)的百年難得一遇的“純貪人”。
雁過拔毛,通宵平賬,兩眼放光,很難不說,貪是他的興趣愛好,而且最是難得的是,他是為了貪而貪,所貪巨款,上給曹靜賢享樂,下給莊之行揮霍,他怕是一天都沒享受過。
莊之甫并非花天酒地之人,吃喝嫖賭他是一個不沾,這再次印證了其對“貪”的一顆日月可鑒、天地可昭的不容玷污的真心,莊之甫并不在乎貪的結(jié)果,他享受的是貪的過程。
莊之甫注重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從貪中得到快樂與快感,他為之上癮且欲罷不能。
有人從文,有人尚武,唯獨莊之甫是朵奇葩,他愛貪,貪是其立身之本,把貪當成事業(yè)搞,他是行家,再專業(yè)不過。
能把賬做平做好做到天衣無縫,莊之甫放現(xiàn)在高低得是個天才會計師,他是在這方面有點子天賦和才干的,可惜用錯了地方,走了歧途。
沒有智慧與德行兜底,潑天的資質(zhì)與才識都將會是促其走向滅亡的催化劑。
莊之甫是典型的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大格局的巨嬰。
在這樣爾虞我詐、刀光劍影的權(quán)謀漩渦中心,他簡直天真單純的可怕,換了一個人,大概率分分鐘就被無聲無息地干掉了。
莊之甫實在是被保護得太好。
一方面,從外祖父到父母一輩,都為其平事,他受其蔭蔽,得以每每從貪腐禍患中全身而退,另一方面,受著無底線的縱容與溺愛,因著永遠有人在背后兜底收拾爛攤子,他被養(yǎng)廢了,染上了貪癮,且愈發(fā)有恃無恐,毫無底線,最終雪崩,自取滅亡。
很多人不解,為何莊之甫從小含著金湯匙出生,養(yǎng)尊處優(yōu),金尊玉貴,啥也不缺,無論如何也不至于走上貪路啊?
但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如放任其無限膨脹,閾值便會不斷提高,誠然,莊之甫不缺錢,但他缺愛缺認同感,他貪的不是錢,貪的是從中索取到的存在感、價值感和成就感。
子不教父之過是根源,自己又蠢又壞是內(nèi)因,不懷好意之人將其往歪路上引是外因,莊之甫的悲劇結(jié)局是必然。
如果德不配位、才不配位,那現(xiàn)在所擁有的并不牢靠,因運氣而所得之物,總有一天會被其不匹配的實力所敗光,從長期來看,所有人都會達到其正確的位置上。
貪得無厭,沒膽子沒腦子,目光短淺,鼠目寸光,看不清楚形勢,對自己的認知有嚴重偏差,典型地是把父母的本事當作是自己的本事,真正的資源咖與關(guān)系戶如果不安分守己,那指定是爛泥扶不上墻。
對莊大而言,最后仍能保全性命茍延殘喘已然是件幸事。
他一點不冤,有時候一個蠢人的殺傷力是無敵的,莊之甫罪有應得,該貪的不該貪的都貪了,他貪的是老百姓的救命錢,偷工減料、層層剝削,他毀了不知多少幸福家庭、害了不知多少無辜百姓,草菅人命,完全死有余辜。
他把一個既壞且蠢還貪的二世祖演繹得栩栩如生,可恨可笑可憐也可悲,還錦上添花地讓其有了不少可愛之處。
莊之甫時不時透露出一股清澈的愚蠢,讓人幻視“熊大”,蠢萌也可愛,不由得感慨調(diào)侃:
“莊大雖然蠢笨,但實在美麗。”
不得不說,莊家真是“人才輩出”,莊家兩兄弟都“深藏不露”。
莊之行整日游手好閑,妥妥紈绔子弟,外表看著不著調(diào)但其實頗有點大智若愚,而莊之甫看著是一表人才,怎么看都該是天人之姿,但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是妥妥的“草臺班子”。
這樣的反差造就了別樣的萌感,讓角色趨于生動立體而復雜真實。
演藝圈缺的不是好演員,而是好作品,正因為有《藏海傳》這般有質(zhì)感有深度有表達的作品,才能讓好演員有大展拳腳的用武之地,從而得以脫穎而出。
演員劉潮便是如此。
憑“莊之甫”一角,他得以出圈,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終于在36歲進入到大眾視野里。
也不枉其這么多年的蟄伏。
《夢中的那片海》里的段磊;
《裝腔啟示錄》里的程恪;
《另一種藍》里的嚴肅;
《甜先生與冷小姐》里的袁文彬;
《封神》里的太鸞;
《我是歲月你是星辰》里的林諾言;
《你好,火焰藍》里的韓沛;
《學警旋風》里的彭飛;
《艷骨》里的風如歌;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里的王凱旋;
《天龍八部》里的游坦之;
《愛情闖進門》里的陳旭楊......
出道多年,劉潮的狀態(tài)一直如此,演著無人問津的作品,過著無人問津的十八線演員生活。
事實上,在周圍人都為他倍感惋惜與著急的時候,他反而很是佛系與隨遇而安,除了大熒幕小熒屏,幾乎沒有曝光量,社交平臺也是清一色的角色宣傳,關(guān)于自己沒有任何營銷與炒作。
劉潮有一種于演藝圈這個名利場所格格不入也不合時宜的松弛感。
但其實,他也不是沒有過意氣風發(fā)、心比天高、野心勃勃的時候,只是他的棱角早早就被磨平了。
坐冷板凳的滋味,劉潮比誰都懂。
1989年出生于北京市,隨著他一起降臨的是難以掩藏的音樂天賦。
從小到大,劉潮沒少參加各種中央級的匯報演出以及唱歌比賽,因天資卓越,還被推薦進入了大名鼎鼎的北京國際兒童合唱團,期間沒少到各個亞洲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qū)表演。
于是在天時地利人和作用下,劉潮被韓國知名的“造星工廠”——S.M.娛樂公司挖掘了,對方向其發(fā)出了橄欖枝,邀約其于韓國總部深造。
2004年,15歲的他說服了父母,毅然決然懷著一腔孤勇遠赴韓國,正式與SM公司簽約,然后開啟了背井離鄉(xiāng)漂泊無依的異鄉(xiāng)生活,也開始了不辭勞苦、廢寢忘食、起早貪黑的訓練生活。
眾所周知,在韓國,練習生就是“辛苦”的代言詞,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各種欺凌還有練習的精疲力竭,幾乎沒有休息、沒有娛樂、身心俱疲到極致麻木,他常常懷著微弱的希望卻付出的是超乎常人的艱辛。
劉潮沒有一天不想放棄,但第二天他永遠都選擇了堅持。
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稱王,任何一行想要如魚得水都得以年來計算。
劉潮就是抱著這樣的信念熬下來的。
對于出道夢,他執(zhí)著了整整8年。
但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劉潮節(jié)節(jié)敗退,super junior的出道位,他沒爭取到,被擱置了下來,爭取面向中國的團體super junior M的出道位之時,他與周覓一較高下,共同競爭,也被淘汰了。
原因其實很讓人難以接受,一是劉潮89年,算是80后,與團隊整體90后的形象有差距,二則是與別人相比,他偏硬漢風格,跟團隊的花美男調(diào)性不搭,不符合當時當?shù)氐拈L相審美。
8年的心血付諸了東流。
2013年,在與S.M.公司合約到期后,劉潮出道無望,他也再沒有了堅持下去的執(zhí)念。
這任誰看來,都是無比憤懣之事,但劉潮卻很淡然,輕描淡寫就釋懷了:
“這段經(jīng)歷,我很感恩,讓我學會并認清了許多,我不高看也不低看自己,而是平視自己。”
后來,當了演員的他有機會能出演《鬼吹燈之黃皮子墳》里的“王胖子”一角,但其實劉潮跟原著的形象大相徑庭,很多人可能因此就自己勸退自己了,更何況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潮,但他其實一點兒“不怵”。
爭取這個角色,他不遺余力,而充足的對角色的深入剖析讓他能對一向讓人敬畏的管虎導演尤為不卑不亢:
“您給我,我就敢演,您不給我,我也理解。”
最后,不管結(jié)果如何,劉潮都欣然接受,全力以赴了便不留遺憾。
“這么好的導演,這么強的陣容,這么大的IP,干嘛不演,如果我自己怯懦了,說,哦不,再磨煉兩年吧,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事實就是如此,好的東西如果不去爭就輪不到自己,最終,劉潮成功了,這部作品直接讓其表演事業(yè)起死回生了。
他8年的練習生生涯,并非白費努力,并非虛度時光,人生的每一步其實都算數(shù),劉潮的心態(tài)被修煉出來了,心性也被鍛煉出來了。
“吃苦是應該的,演戲有演戲的苦,唱歌有唱歌的苦,一點苦吃不了那就別干這行了”。
拍2013年版《天龍八部》里的的“游坦之”一角的時候,劉潮亦是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很多危險鏡頭,為了保證演繹效果,他都堅持不用替身——架著風箏吊威亞,被馬拖在地上跑,冬天拍攝被冷水反復澆灌等,他都親力親為。
這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機會,他沒理由不豁出去。
當每一次機會來臨,劉潮都抓住了,量變最終會導致質(zhì)變——水滴石穿,你不得不承認,堅持是最樸素也是最有望達到成功的方法。
——原創(chuàng)不易,敬請點贊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