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新聞,說中央開始帶頭"過緊日子",要求各級政府壓縮開支,嚴控"三公"經費,甚至要求公務員出差拼車、無紙化辦公。但實際上,國企早就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這些年肉眼可見"鐵飯碗"變成了"銀飯碗",甚至快成"瓷飯碗"了。
辦公室里流傳著新段子——"以前是‘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現在是‘一杯茶,一包煙,Excel表算半天’。"財務部的小王說,現在報銷單審核嚴得像是高考閱卷,差旅標準砍得連住如家都得挑特價房。
更明顯的是招聘門檻的變化。十年前,"985碩士起步,35歲以下"的崗位能擠破頭,現在招聘簡章上悄悄多了句"有相關行業降本增效經驗者優先"。社招名額凍結,校招縮編,連實習生都得競爭上崗。老員工們私下感慨:"以前是‘進了國企躺到退休’,現在是‘進了國企也得學會游泳’。"
不過,也有人在這股"緊日子"風潮里嗅到新機會。技術部的老李帶頭搞起了廢舊設備改造,給公司省下幾十萬采購費,年終居然拿了筆創新獎;市場部90后小姑娘靠著直播賣庫存積壓品,愣是把滯銷品變成了網紅款。
鐵飯碗鑲了銀邊,鍍層掉了,露出的或許是更真實的底色——它不再是刀槍不入的"鐵",但也沒脆弱到一摔就碎。端碗的人得學會新的端法,畢竟這世道,哪有永遠摔不破的飯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