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特朗普政府和哈佛對簿公堂,又宣布吊銷大量中國學生簽證,導致不少在美學生不敢輕易離境,許多中國家庭的留美計劃因此急剎車,拿到哈佛錄取的英美雙申學生,紛紛轉投牛劍G5的懷抱。
而英區這邊,多年“分手”后,英國和歐盟竟然開始慢慢和好了。
當地時間5月19日清晨,英歐雙方聯合宣布:一項覆蓋廣泛、影響深遠的新協議正式達成。這一消息迅速登上英國各大媒體頭條,被視為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兩者關系的關鍵性修復。
本輪磋商由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牽頭,談判重點涵蓋安全合作、邊境規則、漁業利益、青年流動與教育交流等多個敏感領域。外界普遍認為,這份協議將成為英國重新融入歐洲體系的重要一步。
對國際學生、跨境就業者乃至全球企業而言,這無疑釋放出積極信號:一個更加開放、聯通的英國正在回歸。
01
英國與歐盟關系重啟
重新構建“國際朋友圈”
這次協議涉及了眾多內容,以下幾個方面是值得咱們重點關注的:
青年流動協議:30歲以下年輕人可短期自由流動
人員通關便利化:英籍人士可使用歐盟電子通關系統
教育合作:英國有望重返 Erasmus+ 教育項目,促進學生交流、學校聯系、工作經驗和學徒培訓。
醫療、法律、科研領域合作恢復
農產品與貿易往來大幅提速
這不僅是繼與美國、印度協議之后的第三份戰略級文件,更是英國自2020年脫歐以來與歐盟關系的“最大規模重啟”。
就在不久前,英國政府釋放出讓人略感頭疼的信號:將對國際留學生學費征收6%附加稅。這是英國政府為緩解“最嚴移民政策”沖擊、彌補高校財政赤字所采取的臨時補償機制。
但不必過于擔憂——結合當前局勢來看,中國學生赴英留學其實蘊藏著多個深層利好,這些積極變化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學費上漲所帶來的壓力。尤其是已經拿到英國中高排名高校Offer的同學,未來所獲得的學歷含金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02
歐盟學生回流英國
中國留學生依舊是C位
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歐盟國家赴英就讀本科的新生人數呈斷崖式下跌——從每年約4萬人銳減至2023年的1.3萬人。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按照脫歐的標準,歐盟學生的學費翻了幾倍。
而此次英歐全新合作協議的簽署,為大量享受補貼學費政策的歐盟學生回流英國打開了可能。
這對中國學生意味著什么?
短期來看,隨著歐盟學生以“本地生”身份低價入讀英國大學,一些高校可能會壓縮國際生的招生名額,將部分位置重新分配給歐盟學生。
但不必焦慮,事實遠比看起來復雜。
首先,英國大學目前正面臨巨大的財政赤字壓力。據英國大學校長聯盟(Universities UK)數據顯示,全國高校在本科教學上每年平均虧損高達1.7億英鎊。在這種背景下,繼續招收高學費、低財政補貼的國際學生,對大多數大學來說依然至關重要。
換句話說,高質量的中國學生不會被輕易“讓位”,尤其是在我們仍然按照國際標準繳納全額學費的情況下。
更關鍵的是,英國的頂尖大學幾乎不會受到此次變化的影響。正如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院(HEPI)主任尼克·希爾曼指出:羅素集團大學始終供不應求。
G5院校、羅素集團頭部高校本就不愁生源,不依賴財政補貼,反而對生源質量有極高的要求。在這些大學眼中,擁有優秀成績、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中國學生,依然是最具吸引力的群體之一。
所以,對計劃申請英國名校的你來說,不必擔心“被歐盟學生擠掉名額”的問題;反而應該抓住當下局勢的轉折期,盡早準備,用實力穩穩拿下理想offer。
03
英歐關系破冰
中國學生享受三大利好
關系緩和,英國準備重新回到歐洲朋友圈,對留學生來說就是機會變多了,不再只是“英區打轉”——而是可以鏈接整個歐洲:交流更多、項目更多、資源更廣。
1
教育合作加強,更多國際機會
英國計劃重返 Erasmus+ 教育項目。這意味著:
- 英國高校將重建與歐洲頂尖大學的合作關系
- 將恢復/拓展雙學位項目、聯合研究生培養、跨國交換等合作
- Erasmus項目內也存在開放非歐盟學生通道,中國學生有機會“蹭項目”
- 本科和碩士階段的國際課程設計也將更加“歐洲一體化”
這對打算深造或科研的中國學生尤其重要:可以通過英國高校與歐盟學術系統交流,未來升學或就業更具優勢。
2
跨境就業、旅行機會增加
隨著人員自由流動機制逐步恢復,未來中國學生將可能:
- 更容易前往歐盟實習、短期工作
- 在英國留學期間訪問歐洲國家簽證難度降低
- 接觸更廣泛的歐盟就業市場和行業資源
這對未來打算留英工作、赴歐繼續深造、或參與國際組織實習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戰略跳板。
3
英國經濟復蘇,利好留學體驗
英國與歐盟重啟貿易、開放邊境,經濟有望穩步復蘇:
- 英鎊匯率穩定,意味著留學成本更可控
- 通脹緩解,意味著日常生活費用回歸理性
- 社會環境穩定,留學安全性提升、歧視情緒降低
對于留學生而言,一個經濟更為穩健、社會穩定的英國,才是真正適合安心讀書的目的地。
現在正處于新一輪“留學價值重構”的關鍵節點,更短的學制、更可控的成本,依然讓英區留學獨具優勢,而英國和歐盟這波“破冰合作”,不僅教育資源更豐富了,未來前往歐盟交流、實習、工作的機會也更多,選擇英國留學,雖然學費比過去略貴,但含金量明顯提升。
對計劃申請英國院校的中國學生來說,現在是關鍵的“窗口期”——
誰能先做好準備,誰就能搶占這波資源紅利。
語言成績、背景提升、項目經歷,都要盡早規劃。
在小學、中學階段,可以先通過英國私校申請進入大學,這不僅能大大提升競爭力,還能為牛劍G5之路鋪平通道,同時規劃10年永居身份,開啟更多就業發展機會。
英國A-Level、GCSE、IB 等課程體系廣受國際認可,與歐洲多國高校的招生標準也高度兼容。
隨著英國與歐盟之間教育與人才流動的重新開放,在英國中學就讀期間修讀法語、德語等第二外語,以及 IB 課程的學生,將更具競爭力申請歐洲頂尖高校,包括:
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QS排名7)
巴黎科學藝術人文大學(QS排名24)
阿姆斯特丹大學(QS排名55)
慕尼黑工業大學(QS排名28)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QS排名26)
未來在升學路徑上將更具靈活性與全球視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